:::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14 ms
共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袖手傍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袖手旁觀」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韓愈〈祭柳子厚文〉(據《全唐文.卷五六八.韓愈》引)子之中棄1>,天脫馽羈2>;玉佩瓊琚3>,大放厥辭4>。富貴無能,磨滅誰紀;子之自著,表表愈偉。不善為斲,血指汗顏5>;巧匠旁觀,縮手褎閒6>。子之文章,而不用世;乃令吾徒,掌帝之制。子之視人,自以無前;一斥不復,群飛刺天。嗟嗟子厚!今也則亡,臨絕之音,一何琅琅。 〔注解〕
(1) 中棄:中途被棄。
(2) 馽羈:韁絆。馽,音ㄓˊ,絆馬足也。
(3) 瓊琚:美玉。琚,音ㄐㄩ。
(4) 大放厥辭:寫作時極力鋪陳,大發議論。見「大放厥辭」。
(5) 血指汗顏:手指流血,滿頭大汗。形容技藝不精...
|
束手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袖手旁觀」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韓愈〈祭柳子厚文〉(據《全唐文.卷五六八.韓愈》引)子之中棄1>,天脫馽羈2>;玉佩瓊琚3>,大放厥辭4>。富貴無能,磨滅誰紀;子之自著,表表愈偉。不善為斲,血指汗顏5>;巧匠旁觀,縮手褎閒6>。子之文章,而不用世;乃令吾徒,掌帝之制。子之視人,自以無前;一斥不復,群飛刺天。嗟嗟子厚!今也則亡,臨絕之音,一何琅琅。 〔注解〕
(1) 中棄:中途被棄。
(2) 馽羈:韁絆。馽,音ㄓˊ,絆馬足也。
(3) 瓊琚:美玉。琚,音ㄐㄩ。
(4) 大放厥辭:寫作時極力鋪陳,大發議論。見「大放厥辭」。
(5) 血指汗顏:手指流血,滿頭大汗。形容技藝不精...
|
魯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魯國的巧匠。參見「公輸般」條。
|
璽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琅呀刻石》和 盲人摹寫的《峰山碑》爲代表。無論是甲骨卡辭 , 還是金文大篆 , 均出於民間能工巧匠之手 , 他們 無心于書而成書 , 不曾留下姓名。沒 想到無意插柳柳成蔭 , 這些無名書家的創造 , 後來竟繁衍子孫般地發展成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千姿百態、蔚爲大觀的藝術樣式。秦代丞相李斯 (? 一前 208) 刪除大篆之繁冗 , 取其合宜 , 創爲小篆 , 其結體平衡對稱 .呈現曲線長形、筆畫疏密均勻 , 一絲不苟 ; 或上密下疏 .或上疏下密 .穩定之中又見飄逸舒展 ..所以 , 小篆結構形式的...
|
回春妙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妙手回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妙手回春」係由「妙手」及「回春」二語組合而成。
「妙手」是出自晉.蔡洪〈圍棊賦〉,下棋前要有好的棋具,由手藝如古代巧匠魯班、王爾的工匠,用上好的木材製作棋盤,然後擺好陣式,才開始棋局。文中以「妙手」形容工匠們的巧藝,後用來比喻技能高超的人。
「回春」指春天重來,見用於宋.蘇軾〈浪淘沙.昨日出東城〉詞。詞裡描述蘇軾在冬天將盡之時,出門感受春天是否已經到來。一看人家牆頭上的杏花已呈暗紅,柵欄內的花都含苞待放,顯然春天早已來到。詞中的「回春」是指冬盡春來,大地又充滿生機,可借以比喻重獲生機。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妙手回春」,比喻醫師的醫術高明,...
|
蟠龍踞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龍蟠虎踞」之典源,提供參考。 #《西京雜記.卷六》1>魯恭王得文木一枚,伐以為器,意甚玩之。中山王為賦曰:「麗木離披2>,生彼高崖,……巧匠不識,王子見知,乃命班爾,載斧伐斯。隱3>若天崩,豁4>如地裂,華葉分披,條枝摧折。既剝既刊5>,見其文章6>,或如龍盤虎踞,復似鸞7>集鳳翔。青緺紫綬,環璧珪璋;重山累嶂,連波疊浪。奔電屯雲,薄霧濃雰,麚宗驥旅,雞族雉群,蠋繡鴦錦,蓮藻芰文。色比金而有裕,質參玉而無分。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張勃《吳錄》(據《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二.敘京都下》引)。
(2) 離披:零落分散的樣子。
(3) 隱:通「殷」,狀聲詞。指打雷的...
|
千變萬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變萬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列子.周穆王》有一段記載:周穆王時,有一異人從西方極遠之國來,他能進出水火,穿透金石,使山川夷為平地,把城市遷到別處;能凌空而不會墜下,碰撞實物也不受阻擋。變化多端,無窮無極。周穆王對他非常敬畏,奉若神明。典源又見《列子.湯問》。其內容則是記載周穆王西遊時,遇到一個巧匠,他製作的木偶與真人無異,並且在巧匠的操控下跳起舞來,動作千變萬化,十分靈巧。周穆王見了非常驚異,稱讚工匠的技藝精巧,有如自然的化育。「千變萬化」就是直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變化無窮。
|
良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技藝精妙的工匠。如:「經過良工的雕塑,這塊普通的石頭竟變成了藝術品。」《淮南子.脩務》:「玉石之相類者,唯良工能識之。」《西遊記》第三六回:「那壁上都是良工巧匠裝塑的那些蝦、魚、蟹、鱉,出頭露尾,跳海水波潮耍子。」
|
虎踞龍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龍蟠虎踞」之典源,提供參考。 #《西京雜記.卷六》1>魯恭王得文木一枚,伐以為器,意甚玩之。中山王為賦曰:「麗木離披2>,生彼高崖,……巧匠不識,王子見知,乃命班爾,載斧伐斯。隱3>若天崩,豁4>如地裂,華葉分披,條枝摧折。既剝既刊5>,見其文章6>,或如龍盤虎踞,復似鸞7>集鳳翔。青緺紫綬,環璧珪璋;重山累嶂,連波疊浪。奔電屯雲,薄霧濃雰,麚宗驥旅,雞族雉群,蠋繡鴦錦,蓮藻芰文。色比金而有裕,質參玉而無分。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張勃《吳錄》(據《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二.敘京都下》引)。
(2) 離披:零落分散的樣子。
(3) 隱:通「殷」,狀聲詞。指打雷的...
|
千變萬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變萬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列子.周穆王》有一段記載:周穆王時,有一異人從西方極遠之國來,他能進出水火,穿透金石,使山川夷為平地,把城市遷到別處;能凌空而不會墜下,碰撞實物也不受阻擋。變化多端,無窮無極。周穆王對他非常敬畏,奉若神明。典源又見《列子.湯問》。其內容則是記載周穆王西遊時,遇到一個巧匠,他製作的木偶與真人無異,並且在巧匠的操控下跳起舞來,動作千變萬化,十分靈巧。周穆王見了非常驚異,稱讚工匠的技藝精巧,有如自然的化育。「千變萬化」就是直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變化無窮。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