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遺臭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濟公傳》第二六回:「少師父不必如是,人生世上,男女只因片刻歡娛,壞一生名節,遺臭萬年,被後人恥笑。」
心灰意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見白龍馬戰兢兢嘶叫,行李丟在路下,八戒伏在崖下呻吟,沙僧蹲在坡前叫喚。行者忙上前扯住二人問道:「師父呢?」八戒說:「好大的風,我們各自掩面低頭,師父也伏在馬上吧。」行者說:「兄弟們,我們自此散了吧!」八戒說:「正是,趁早散了!想那西天路無窮無盡,幾時到得了!」沙僧吃驚道:「師兄,你都說的是那裡話。我們因為前生有罪,蒙觀音菩薩勸化,皈依佛門,保護唐僧上西方取經,將功折罪。千辛萬苦到此,今天半途而廢,豈不是違了菩薩的好意,壞了自己的德行,惹人恥笑!...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目前見師父官提了去,正中下懷,好不自繇自在。」
眉開眼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虧了陳太尉夫人發心喜捨,妝金完了,缺那兩尊未有施主。……張遠心下想道:「又好個機會。」便向尼姑道:「師父,我有個心腹朋友,是個富家。這二尊聖像,就要他獨造也是容易,只要煩師父幹一件事。」張遠在袖兒裡摸出兩錠銀子,放在香桌上道:「這銀子權當開手,事若成就,蓋菴蓋殿,隨師父的意。」那尼姑貪財,見了這兩錠1>細絲白銀,眉花眼笑道:「大官人2>,你相識是誰?委3>我幹甚事來?」張遠道:「師父,這事是件機密事,除是你幹得,況是順便,可與你到密室說知。」說罷,就把二錠銀子,納入尼姑袖裡,尼姑半推不推收了。二人進一個小軒內竹榻前坐下,張遠道:「師父,我那心腹朋友阮三官,於今歲正月間,蒙陳太尉小姐使梅香寄個表...
拋頭露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無氣息。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捏指一算,知道黃飛虎有厄,就叫黃飛虎的兒子黃天化下山救父。黃天化用師父交付的仙藥救活父親後,與父親相認,告訴父親自己是在三歲時被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帶上山修行。一家相聚,卻不見母親賈氏。黃天化就問父親說,為何父親反朝歌,兄弟都在,卻獨不見母親?並說:「他是女流,倘被朝廷拿問,露面拋頭,武成王體面何在?」意思就是說,母親是女流之輩,如果被朝廷拿問,在大庭廣眾之前露臉,有違封建道德,會丟了父親武成王的面子。這裡的「露面拋頭」就是不規避生人的意思。後來「拋頭露面」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泛指人公開出現在大眾面前。出現「拋頭露面」的書證如《金瓶梅》第六九回:「幾次...
彼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上指脫離此岸塵世的煩惱,而獲得解脫的境界。[例]在死者臨終時,師父帶領大家宣唸佛號,讓死者早登彼岸。
盤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逗留。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聰云)小僧取鑰匙,開了佛殿、鐘樓、塔院、羅漢堂、香積廚,盤桓一會,師父敢待回來。」《老殘遊記》第四回:「步行在街上游玩了一會兒,又在古玩店裡盤桓些時。」
清心寡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除內心的雜念,減省對外物的欲求,保持心境清澄寧定。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三折:「我奉師父法旨,著你清心寡慾,受戒持齋,不許凡心動。」
有眼不識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知禮敬或認不出權貴者。《水滸傳》第二回:「師父如此高強,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喻世明言.卷五.窮馬周遭際賣䭔媼》:「有眼不識泰山,望乞恕罪。」
百聞不如一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眼見。」 02.《西遊記.第四八回》:「口說無憑,耳聞不如眼見。我背了馬,且請師父親去看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