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發怒、生氣。同「嗔」。《廣韻.平聲.真韻》:「瞋,怒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忿狷》:「瞋甚,復於地取內口中,齧破即吐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過濾的酒。《廣韻.平聲.灰韻》:「醅,酒未漉也。」唐.杜甫〈客至〉詩:「盤餐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唐.白居易〈問劉十九〉詩:「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花紋的雲彩。《集韻.平聲.文韻》:「雯,雲成章曰雯。」金.王喆〈瑤臺月.攜雲放肆投閑路〉詞:「香煙起盤裊,盡成雯蓋。」《清史稿.卷九七.樂志四》:「帝奉帝,孫有孫,祥雯燦紫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廣韻.平聲.真韻》:「贇,美好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相當於一斗六升。《集韻.平聲.侯韻》:「區,量名,四豆為區。」《左傳.昭公三年》:「齊舊四量:豆、區、釜、鍾。」晉.杜預.注:「四豆為區,區,斗六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神。通「祇」。《集韻.平聲.支韻》:「祇,《說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古作示。」《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漢.鄭玄.注:「示,音祇,本或作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旅居、寄居。《廣韻.平聲.宵韻》:「僑,寄也,客也。」《魏書.卷四五.杜銓傳》:「既是宗近,何緣復僑居趙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引出。《廣韻.平聲.尤韻》:「抽,引也。或作紬,紬引其端緒也。」如:「抽絲」、「抽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窺視。同「覘」。《集韻.平聲.鹽韻》:「覘,闚也。或作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船上用來懸掛帆篷的竿子。如:「船桅」。《廣韻.平聲.灰韻》:「桅,小船上檣竿也。」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念昔從君渡湘水,大帆夜劃窮高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