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9.58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向東伐。漢.揚雄〈甘泉賦〉:「函甘棠之惠,挾東之意。」
2.東行。漢.班昭〈東賦〉:「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隨子乎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收賦稅。《明史.卷二.太祖本紀二》:「大軍平燕都,下晉、冀,民被兵燹,困斂。」民國.章太炎《檢論.卷九.商鞅》:「任天子之重斂,恣調發而已矣。」
舉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舉與徵聘。為舊時任用官員的一種制度。《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話說自漢以前,人才只是舉薦辟,故有賢良方正茂才異等之名。」
東討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處出戰伐。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馳北走,東討西,運之無旁,按之無下。」也作「東討西伐」、「東西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恐害怕的樣子。《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百姓彸,無所措其手足。」也作「怔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北方出、出發。如:「取得南區代表權之後,棒球隊北角逐全國冠軍寶座。」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安集中國,然後興師出兵,北匈奴。」漢.班彪〈北賦〉:「遂奮袂以北兮,超絕跡而遠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依法向人民或機關團體收取稅捐、糧食或土地等。如:「收土地稅。」也作「徵收」。
重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迫催討稅捐,並加倍徵收。唐.陸贄〈收河中後請罷兵狀〉:「知黷武窮兵之長亂,知急重斂之剿財。」
誅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誅、討、、伐之涵義,〔白虎通義‧誅伐篇〕引經據典,作了詳盡的解說:
  1.誅:「誅猶責也,誅其人,責其罪,極其過惡。春秋曰:楚子虔誘蔡侯班,殺之于申。傳曰,誅君之子不立。」「誅」含有譴責、懲罰、殺害之意。「誅君」指罪惡纏身當誅之君,古聖先賢雖主張「興滅國繼絕世」,唯獨不立誅君之子。上文所舉之例,係春秋時代,蔡國國君景侯為太子般娶婦,(春秋三傳皆記為般,白虎通義書為班。)景侯竟與媳婦通姦,太子般憤而殺景侯而自立,是為靈侯。當時楚君以蔡靈侯弒父為由,誘靈侯於申,伏甲飲之,醉而殺之。蓋景侯為誅君,其被弒固罪有應得,而靈侯為誅君之子,不應立之為君,楚藉春秋之義而除之。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自戰討伐。《文選.陶淵明.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懷役不遑寐,中宵尚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