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3.60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防意如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樹下。復有一水狗飢行求食,與龜相逢,便欲噉4>龜。龜縮其頭尾及其四腳藏於甲中,不能得噉。水狗小遠,復出頭足,行步如故,不能奈何,遂便得脫。於是道人問化沙門:「此龜有護命之鎧5>,水狗不能得其便。」化沙門答曰:「吾念世人不如此龜,不知無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壞神去。生死無端,輪轉五道6>。苦惱百千皆意所造,宜自勉勵求滅度安。於是化沙門即說偈7>言:「有身不久,皆當歸土。形壞神去,寄住何貪。心豫造處,往來無端。念多邪僻,自為招患。是意自造,非父母為。可勉向正,為福勿回。藏六如龜8>,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於是比丘聞說此偈,貪斷望止,即得羅漢道。知化沙門是佛世尊,敬肅整服稽首佛足,天龍鬼...
殺雞為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雞作黍飯。指盛情款待賓客。《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專諸復出其妻子相見,殺雞為黍,歡如骨肉。」也作「殺雞炊黍」。
再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死而復活。《三國演義》第四七回:「傍山依林,前後顧盼,出入有門,進退曲折,雖孫、吳再生;穰苴復出,亦不過此矣。」
決一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之。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漢王使人閒問之,乃項王也。漢王大驚。於是項王乃即漢王相與臨廣武閒而語。漢王數之,項王怒,欲一戰。漢王不聽,項王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走入成皋。 〔注解〕 (1) 匈匈:動亂不安。 (2) 徒:僅、只。下「徒苦」則為白白使之受苦之意。 (3) 漢王:指劉邦。劉邦(西元前247∼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漢代開國之君,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初為泗上亭長,秦末群雄並起,亦起於沛縣,時人稱為「沛公」。劉氏先項羽入關中,降秦王嬰,除秦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及項羽滅秦封劉為漢王。後劉邦還定...
一夢南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復見前二紫衣使者從焉。至大戶外,見所乘車甚劣,左右親使御僕,遂無一人,心甚歎異。生上車,行可數里,復出大城。宛是昔年東來之途,山川原野,依然如舊。所送二使者,甚無威勢,生逾怏怏。生問使者曰:「廣陵郡22>何時可到?」二使謳歌自若,久乃答曰:「少頃即至。」俄出一穴,見本里閭巷,不改往日,潸然自悲,不覺流涕。二使者引生下車,入其門,升自階,己身臥於堂東廡之下。生甚驚畏,不敢前近。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數聲,生遂發寤如初。見家之僮僕擁篲23>於庭,二客濯足於榻,斜日未隱於西垣,餘樽24>尚湛於東牖。夢中倏忽25>,若度一世矣。生感念嗟歎,遂呼二客而語之,驚駭。因與生出外,尋槐下穴。生指曰:「此即夢中所...
避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時苛政擾民,人民紛紛逃避而隱居。語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後比喻逃離暴政的迫害。元.無名氏〈梧葉兒.玄圃山前道〉曲:「夕有猿敲戶,朝無客扣門。見幾個捕魚人,猶自向山中避秦。」
不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能容納。《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重鎮之係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閒不容髮。」
林德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的交媾成果。要想進入《成人童詩》,唯賴「童」與「詩」這二字訣。「童」與「詩」這兩個字在詩集中往復出現,不計其數。我們將要從「童」與「詩」這兩個字進入林德俊的世界。 補充資料個人新聞台-兔牙小熊詩磨坊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erato/主持部落格-玩詩合作社http://blog.yam.com/playpoem責任編輯:陳思潔
邵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及四方。』於是逾河、汾,涉淮、漢,周流齊、魯、宋、鄭之墟,久之,幡然來歸,曰:『道在是矣。』」遂不復出。當時有高人李挺之,見其好學不倦,就傳授了他《河圖》、《洛書》、《伏羲八卦》等易學秘奧。邵雍的根基過人,能融會貫通、妙悟自得,終成為一代易學大師,風靡遐邇的鴻儒。他自成一家獨特的宇宙觀,對於天地運化、陰陽消長的規律瞭若指掌。《宋史》記載道:他對於“遠而古今世變,微而走飛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暢,通達不惑”,而且“智慮絕人,遇事能前知”。北宋理學的另一位始祖程頤說他:“其心虛明,自能知之”。於是,他著書立說,撰寫了《皇...
林亨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論真摯性〉,為台灣詩壇留下豐碩的成果。七○年代時曾因慢性腎炎一度擱筆,至八○年代復出。獲獎紀錄有2004年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著作詩集日文《靈魂的產聲》(四○年代)《長的咽喉》(五○年代)《林亨泰詩集》(1984,時報)《爪痕集》(1986)《跨不過的歷史》(1990)陳昌明編《台灣詩人選集9:林亨泰集》(2008,國立臺灣文學館)《生命之詩――林亨泰中日文詩集》(2009,晨星)詩論《現代詩的基本精神》(1968)《見者之言》(1993,彰化縣立文化中心)《找尋現代詩的原點》(1994,彰化縣立文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