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0.8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推襟送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推誠相見,傾吐真心實意。《南史.卷三一.張裕傳》:「所可通夢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也作「推衿送抱」。
眾射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君宗』、『顧』、『俊』之目,而負物望者引以為重,獵時譽者資以梯榮,附麗游揚,薰蕕猥雜,豈講學初心實然哉。語曰『為善無近名』,士君子亦可以知所處矣。」 〔注解〕 (1) 尤:怨恨、責怪。 (2) 的:音ㄉ|ˋ,箭靶的中心。 (3) 東林:指在東林書院講學顧憲成等人。東林書院,宋楊時建於江蘇無錫。明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修,並在其中講學。顧憲成(西元1550∼1612),字叔時,明常州府無錫人,人稱涇陽先生。
所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稱丈夫。《文選.潘岳.寡婦賦序》:「少喪父母,適人而所天又隕。」《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逆子不肖,致令愛失其所天,老漢心實不安。」
雙瞳如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光如豆」之典源,提供參考。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下.茅待詔元儀》元儀,字止生,歸安人。……止生自負經奇,恃氣凌人,語多誇大。能知之者,惟高陽與余,而止生目中亦無餘子。世所推名流正人,深衷厚貌1>,修飾邊幅2>,眼光如豆,寧足與論天下士哉!止生為詩文,才氣蜂涌,搖筆數千言,倚待立就。而其大志之所存者,則在乎籌進取,論匡復,畫地聚米,決策制勝。 〔注解〕 (1) 深衷厚貌:比喻人外貌似忠厚,而內心實不可測。 (2) 修飾邊幅: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見「修飾邊幅」。
面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是真誠相交的朋友。《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傳》:「吾心實惡之,姑以為面交爾。」
意轉心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是批評他們雖然讀聖賢書,卻不知應該改變自己原有態度,扭轉既有主觀,真心實義地回頭思考聖人話語,以做出正確的理解。後來「回心轉意」演變為成語,用來指改變心意,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待我慢慢的勸化俺媳婦兒,待他有個回心轉意,再作區處。」
轉意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是批評他們雖然讀聖賢書,卻不知應該改變自己原有態度,扭轉既有主觀,真心實義地回頭思考聖人話語,以做出正確的理解。後來「回心轉意」演變為成語,用來指改變心意,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待我慢慢的勸化俺媳婦兒,待他有個回心轉意,再作區處。」
志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懇老實。《水滸傳》第二回:「若是個志誠老實的人,可以容他在家出入。」《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今見官人態度非凡,抑且志誠軟款,心實欣羨。」
意回心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是批評他們雖然讀聖賢書,卻不知應該改變自己原有態度,扭轉既有主觀,真心實義地回頭思考聖人話語,以做出正確的理解。後來「回心轉意」演變為成語,用來指改變心意,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待我慢慢的勸化俺媳婦兒,待他有個回心轉意,再作區處。」
眼孔如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光如豆」之典源,提供參考。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下.茅待詔元儀》元儀,字止生,歸安人。……止生自負經奇,恃氣凌人,語多誇大。能知之者,惟高陽與余,而止生目中亦無餘子。世所推名流正人,深衷厚貌1>,修飾邊幅2>,眼光如豆,寧足與論天下士哉!止生為詩文,才氣蜂涌,搖筆數千言,倚待立就。而其大志之所存者,則在乎籌進取,論匡復,畫地聚米,決策制勝。 〔注解〕 (1) 深衷厚貌:比喻人外貌似忠厚,而內心實不可測。 (2) 修飾邊幅: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見「修飾邊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