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忍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忍謙讓。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六.談獻二.魏尚書格言》:「恭謹忍讓,是居鄉之良法。」
|
不忍坐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袖手旁觀,不理不睬。如:「鄰居小孩常遭家暴,實在令人不忍坐視,決定報警。」《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今查得一物,形如蛤蚧,欲將赤日吞下,使世界變為黑暗,是以本督不忍坐視,飭令各營鳴砲放槍救護。」
|
忍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忍術或忍法偵查情報的人。相當於現代的間諜。流行於十六世紀以後的日本。
|
包羞忍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忍羞愧、恥辱。唐.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明.汪廷訥《獅吼記》第一○齣:「在家中做小伏低,好似啞子喫了黃連在心裡苦。到人前包羞忍恥。」
|
目不忍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情況極悲慘,令人不忍看視。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也作「目不忍視」。
|
忍辱含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受羞辱。漢.班昭《女誡.卑弱》:「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也作「忍恥含垢」、「忍恥含羞」、「忍辱含羞」。
|
吞聲忍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忍氣憤而不出聲。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隻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紅樓夢》第六九回:「心中一刺未除,又平空添了一刺,說不得且吞聲忍氣,將好顏面換出來遮飾。」也作「忍氣吞聲」。
|
不忍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捨得從手中放下、心中割捨不下。如:「剛買一對玉環,晶瑩剔透,不忍釋手。」《儒林外史》第一回:「危素受了禮物,只把這本冊頁看了又看,愛玩不忍釋手。」
|
不忍人之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忍心傷害人民的政策。《孟子.公孫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