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儷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情侶或夫婦的身影。[例]皓月當空的夜晚,淡水河畔到處儷影成雙,充滿羅曼蒂克的情調
紀伯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理智與熱情、善惡與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會問題,充滿比喻和哲理,具有東方色彩。紀伯倫並自繪充滿浪漫情調和深刻寓意的插圖。他不僅在阿拉伯語創作上取得可觀的成就,還用英文寫下數部傳世佳作,傳遍西方和東方。 評價《先知》是紀伯倫巔峰之作,一經出版就轟動了全世界,譯文多達五十幾種語言,歐美評論家將它與泰戈爾的《吉檀迦利》相提並論,稱之為「東方最美妙的聲音」。它超越時空、國界的限制,展現人類共同的情感,滿足不同心靈的需求;它富於音韻之美的文字,宛如天籟之音,傳達出人生的真理,讓所有困頓彷徨的人們,得到慰藉與鼓舞!1923年,紀伯...
張孝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洞庭景色,下闋抒發"肝肺皆冰雪"的高潔胸懷,被前人推為其詞作中最傑出的一首。這類詞作境界清疏空闊,情調淒涼蕭颯,雖然沒有直接寫社會現實,但卻呈現出了那個時代的特殊色彩。   著作 張孝祥的文集在宋代即有數種刊本行世。今傳《于湖居士文集》40卷,有《四部叢刊》影宋本,其中收詞4卷。又有《宋六十名家詞》本《於湖詞》3卷. 評論 他寫詞也是有意地學習蘇軾,評論者也多以為二人極其相似,如湯衡說:"自仇池(蘇軾)仙去,能繼其軌者,非公其誰與哉?"(《張紫微雅詞序》)張孝祥詞上承蘇軾,下開辛棄疾愛國詞派的先河,在詞史上佔有比較...
古香古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及辨別畫作真偽的方法:古畫會因為時日久遠,沾染灰塵,而呈現黑色或淡黑色,因此散發出一種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具有獨特的氣味。如果是後人仿作的,則多為黃色而且色彩鮮明,沒有任何的灰塵與暗淡的色澤。後來「古色古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具有古雅色彩和情調的書畫、器物、建築、藝術品等。另外在北宋和南宋也均有出現「古香」一詞,如北宋.米芾《畫史》:「開軸多有濕臭氣,檀犀同匣,共發古香。紙素既古,自有古香也。」此處指的是畫軸中的畫紙,因受濕氣影響,久而久之就散發出一種古香。南宋.陸游的〈小室〉詩:「窗几窮幽致,圖書發古香。」則是指書本發出古雅的幽香。所以「古香」在古代就已用來泛指各種書、畫所獨...
朗誦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語言音調為基礎吟唱性質的曲調。節奏自由、伴奏簡單,常用於歌劇、神劇等大型聲樂曲中。也稱為「宣情調」、「宣敘調」。
未央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央歌》是華裔作家鹿橋的著名小說,1945年完成,直到1967年在台灣由商務印書館發行,馬上引起轟動,爭相購閱,新文學的代表作品之一。這部作品背景為中國抗戰時代雲南昆明西南聯大景,描寫了年輕學生的生活和理想的故事。書中人物個性鮮活,情節感人,風格清新、活潑,情調自信樂觀。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真摯情感,譜成了一個真、善、美的永恆篇章。不以重大的題材,不以曲折的情節來吸引讀者,而是以樂觀的情調和親和的哲理來感染讀者,是《未央歌》重要的藝術成就,也是它的...
王文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名作《蛋白質女孩》使用大量壓韻文字來勾勒現代都會年輕、單身上班族的生活與愛情,作品中有著濃厚的都市情調,甚至帶一些「油」或「痞」的味道。不過,隨著年齡增長,王文華的文章也展現出來不同的風格,除了文字依舊灑脫,描寫依舊細膩之外,文章中多了幾分沉穩、內歛,也多了幾分回顧、省思,往往讓人在閱讀之後,有些惆悵,也有些霍然領悟除了寫作之外,王文華也是相當受歡迎的廣播和電視節目主持人,同時也出版有聲書,他和台灣著名媒體人趙少康合著的《不敗地球人:必修的12學分》、《不敗地球人:No 1成功學》兩本有聲書都相當暢銷。2007年他和台...
情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調韻味。宋.秦觀〈五百羅漢圖記〉:「筆畫雖不甚精絕,而情韻風趣各有所得,其綿密委曲可謂至矣。」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昨聞有人贈內之句,情韻絕佳,當是晚唐人手筆。」
壯氣橫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是隱者,心裡卻想得到朝廷的重用。文章中被諷刺的主角周顒就是這樣的人。本來周顒來到北山隱居,那種風度情調,有如張射的日光;凜若嚴霜的氣勢,瀰漫秋日的天空。令人覺得連古來的隱者許由、巢父、務光、涓子都不如他。哪裡知道,他一聽朝廷召喚,馬上動身赴任,把隱居一事當成他成名的晉身階。所以說〈北山移文〉就像是一篇「北山山神的文告」。北山山神貼出文告,告知世人周顒就是這樣一位心在官位的「朝隱」者。文章中的「霜氣橫秋」,後來演變為「老氣橫秋」,本指老練的氣概充塞秋日的天空,轉用來形容人老練而自負的神態,亦用於形容擺架子、自命不凡;或者是偏指「老」和「秋」,形容沒有朝氣,暮氣沉沉的樣子。
宋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中嚴沆、部郎施閏章、丁澎等人經常唱和,名滿京師,時有“燕台七子”之稱。他的詩多寫個人的失意和愁苦,情調戚傷。 《聽鐘鳴》一詩中寫道:“聽鐘鳴,所聽非一聲;一聲才到枕,雙淚無縱橫。白頭老鳥作鬼語,群飛啞啞還相驚。”寫的淒惋動人,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他的詩中也有不少揭露封建王朝的黑暗,反映民眾的苦難及美好願望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在《漁家詞》一詩中,詩人憤怒地揭露了租吏的凶相與貪婪,反映漁民生活的艱難,讀之催人淚下。在《同歐陽令同飲鳳凰山下》一詩中寫道:“茅茨深處隔煙霞,雞犬寥寥有數家。寄語武陵仙吏到,莫將徵稅得桃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