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皮亞傑的適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適應的一種心理作用。 適應的別稱有時我們會將這個詞稱作調適,在個體面對新事物無法完整的套用時,並非在當下不知所措,而是對於既有之基模做些許調整,直到可以認識這個事物,而這種為了認識新事物而主動去做修正基模的動作,最後達到目的的心理歷程,我們稱之為調適。 適應的例子如果一個幼兒在面對一個氣球的時候,他可能會有抓取,丟擲等動作,從中他可能因為抓取的方式,造成氣球的破裂,最後受到驚嚇,從此之後,對於這種顏色或是同等大小,觸感類似的材質,他可能就會變得小心許多,可能會減少抓取的動作,並且在認識它的時候採用較溫柔的方式,而這樣...
悚若木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雞」不動的停滯模樣形容失神的樣子,後來「呆若木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愚笨或受驚嚇而發的樣子。
蠢若木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笨或受驚嚇而發的樣子。《聊齋志異.卷四.促織》:「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也作「呆若木雞」。
呆呆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樣子。《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把指頭咬在口裡,呆呆地想著光景。」《官場現形記》第二九回:「佘小觀自從走進了房,一直呆呆地坐著,不言不語。」
呆似木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笨或受驚嚇而發的樣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五回:「我提到案下問時,那羅榮統呆似木雞,一句話也說不出。」也作「呆若木雞」。
楞楞睜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想睡覺、神智不清的樣子。《金瓶梅》第二六回:「老婆忙推睡醒來旺兒,酒還未醒,楞楞睜睜,扒起來就去取床前防身稍棒,要往後邊趕賊。」也作「瞌瞌」。
留餘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或做事預留迴旋的地步,以為將來設想。如:「他住了,沒想到主任會立刻將他革職,毫不留餘地。」
愁眉苦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鎖著眉,苦喪著臉。形容憂傷、愁苦的神色。《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因此他就只剩了擎著杯酒,一言不發,愁眉苦眼的,坐在那裡發了。」也作「愁眉苦目」、「愁眉苦臉」。
大眼看小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互相覷視。後用來比喻毫無辦法,只好相對發。《醒世姻緣傳》第三回:「只見清鍋冷灶,柴米也無,女兒淚眼愁眉,養娘婢女,搬脣撅嘴,大眼看小眼。」也作「大眼望小眼」。
出一回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一會兒。《紅樓夢》第三八回:「湘雲出一回神,又讓一回襲人等,又招呼山坡下的眾人,只管放量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