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萱永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風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禧太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穆宗的母親。(西元1835~1908)姓葉赫那拉,滿洲鑲黃旗人。西元一八五二年被咸豐皇帝選入宮,封蘭貴人,一八五七年封為貴妃。穆宗立,尊為聖母皇太后,尊號為「禧」。於穆宗、德宗兩朝先後垂簾聽政計四十七年。歷經大事,能識人,有果斷,晚年耽逸樂,寵佞倖,綱政遂紊。戊戌政變、庚子拳亂,后為禍首。卒諡「孝欽」。因與安太后所住的宮院分東西二宮,故世稱「西太后」,簡稱為「西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和藹。如:「社工人員藹的態度,給予受助者不少的鼓勵與安慰。」
雲縹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母親去世,家人正遵守喪制。
鮑思高幼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鮑思高幼會簡稱「幼會」(Society of St. Francis of Sales),是個天主教男性修道團體,為義大利籍司鐸若望‧鮑思高(John Bosco, 1813~1888)所創辦,以教育貧苦青少年為宗旨,於一八六九年三月一日經教會正式批准成立。
  義大利於十九世紀時,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大量人口由農村湧進城市,傳統社會生活解體。年輕的一輩不但得不到適當的教育,更因為加入工廠勞動而普遍受到剝削,因而失業流浪街頭的不在少數。
  若望‧鮑思高貧農出身,兩歲喪父,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後,於一八四一年晉升司鐸,隨即服務於工業重鎮都靈(Turin)。他格外體會當時青...
悲為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以愛、憐憫為本心。《南齊書.卷五四.高逸傳》史臣曰:「今則悲為本,常樂為宗,施舍惟機,低舉成敬。」《西遊記》第三八回:「徒弟啊!出家人悲為本,方便為門。你怎的這等心硬?」
(Dierick Bout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敬長者,愛兒童。《隋唐演義》第五五回:「臣聞先王之政,敬老幼,罪人不孥,鰥寡孤獨,時時矜恤。」也作「敬老稚」、「敬老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