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失魂喪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恍惚,失去主宰。形容心神不定或因恐懼而驚慌失措。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二折:「哎喲!兒也,自從您投軍出外。我每日家少精也那無神,失魂喪魄。」《紅樓夢》第九五回:「這是寶玉的命根子。因丟了,所以他是這麼失魂喪魄的。」也作「失魂落魄」、「失神落魄」。
粗衣淡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食粗糙簡單。形容生活儉樸。《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況我每粗衣淡飯,便自過日,要這許多來何用?」
知時識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夠認清當前的情勢、世事和時代潮流,不去違背。《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這是佛天面上好看的事,況我每知時識務,正該如此。」《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幸喜他知時識務,常合些開通的朋友來往,創議開辦了幾處學堂。」
行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行為。《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當今又有聞奏,怎不道我每也學王行瑜的一般行踏?」
三不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種不歸家的原因。一說少男少女相好,談笑終日不歸;男女當壯,相聚於樹下,戲笑越軌不歸;父兄議論玄語不歸。典出《管子.輕重丁》。一說為俗稱功不成不歸,名不立不歸,利不就不歸。後比喻流連忘返,樂不思蜀。元.王仲元〈粉蝶兒.雙雁兒聲悲套.尾〉曲:「我每夜伴穿窗月影低,好也羅你快活三不歸。」亦比喻無著落、沒有辦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我怕你兩尖擔脫了孤館思鄉客,三不歸翻了風帆下水船,枉受熬煎。」元.陳克明〈粉蝶兒.畫閣蕭疏套.耍孩兒〉曲:「趕蘇卿何處雙通叔,到做了三不歸離魂倩女。」
餕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剩或祭拜過的食物。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二二齣:「老師,我每可就此共享餕餘,猜拳行令。」
看景生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麼出了家?〔牛員外云〕你聽者,我如今不比往常,我如今蓋茅庵,撇了謝家樓也。〔正旦唱〕……〔牛員外云〕我每日家翫水遊山。〔正旦唱〕【鬥鵪鶉】你則待要翫水遊山,怎如俺眠花臥柳。〔牛員外云〕我每日家暮禮晨參。〔正旦唱〕你道是暮禮晨參,怎如俺野眠浪宿。〔牛員外做喝科云〕你見麼,青龍白虎請我赴天齋哩。〔正旦唱〕這廝1>便見景生情信口謅2>,兀的3>可不笑破人口。〔牛員外云〕你見那白虎青龍麼?〔正旦唱〕我不見那白虎青龍,你則是個腌臢疥狗。 〔注解〕 (1) 這廝:這傢伙、這小子。有輕視、賤惡的意思。 (2) 信口謅:不加思索任意編造。謅,音ㄗㄡ。 (3) 兀的:疑問詞。怎麼、豈。兀,音ㄨˋ。
冒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充認取。《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這裡哨子每極多,大分是我每有些家私,假裝做劉安住來冒認。」《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這話胡說!天下那裡有個冒認父親的!」
打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毆打責罵。如:「教育小孩若能多以鼓勵代替打罵,相信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每常見這些教書的先生也不見有甚麼學問,一味妝模做樣,動不動就是打罵。」
再見天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重見天日」。見「重見天日」條。01.《水滸全傳》第一○八回:「今日得將軍到此,使我每再見天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