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05 ms
共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梁實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27年到1930年間,和魯迅展開關於文學的階級論與人性論的論戰;1938年因「抗戰無關論」受到抨擊;對日抗戰時曾居四川;1949年5月移居台灣,先後任國立編譯館館長、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英語系主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長、大同大學董事;1987年11月3日病逝於中華民國台北市。檔案:Http://www.xys.org/xys/pictures/mliterature/liangshiqiu.jpg 著作:梁實秋的創作以散文成就最高,風格曠達,幽默風趣,讀者廣泛,影響很大。散文集:《罵人的藝術》《雅舍小品》(四集)《...
|
掊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抨擊,用語言、文字攻擊或糾責他人。《莊子.人間世》:「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
|
湯顯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期間,與東林黨人交往甚密。 萬曆十九年( 1591年 ),他又寫了《論輔臣科臣疏》,揭發時政積弊,抨擊朝廷,彈劾大臣,因而觸怒了神宗皇帝。 之後被謫遷廣東 。 後又調任浙江遂昌知縣。 湯顯祖在地方為官清廉,體恤民情,深得民心,但最終還是因不滿朝政腐敗,於萬曆二十六年( 1598年 )棄官回鄉,在臨川建了一座閒居,號“玉茗堂”,從此致力於戲劇和文學創作活動,終其一生。 著作戲劇• 《紫簫記》,大約創作於1577年 ,卻因被認為影射時政而輟筆。 十年後又改為《 紫釵記 》。• 1598年棄官返鄉後作《還魂記》,即《 牡...
|
大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言詞激烈,攻擊力強的人。如:「他經常對公共事務猛烈抨擊,因此大家私下都叫他『大炮』。」
|
譚嗣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變,其臨終遺言曰:「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譚嗣同政治思想的特色,第一個就是抨擊君主專制和清朝政權。他由反君主專制以及反異族統治,進而排滿大義。因為當時清廷統治者的民族歧視政策使得整個民生困窘,塞蔽其智力,因而激發他革命的動機。第二個有關於譚嗣同政治思想的則是批判封建倫常禮教。他認為封建統治階層利用「名教」來箝制人民的思想,其中為禍最烈的就是「三綱五德」,那個是統治者用來奴役人民的工具。因此他對「忠君」、「死節」、「孝道」、「貞節」等封建道德給予尖銳的批判。他之所以這樣深切厭惡封建的倫理道德,主要...
|
批判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溝通以臻真理之共識。 對於班級經營的主要啟示 一、批判思考的機會 哈伯馬斯的批判哲學第一個啟示在抨擊扭曲體制所造成的理性窄化與主體萎縮,因而無法行使批判思考的有效性宣稱的主體。因此,教師在班級中應致力於培養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提供學生更大的視窗,讓學生重新獲取能力,而不是動不動下命令、「代為決行」泯滅學生能力。 二、無宰制的理想言談情境之實踐 相對於不剝奪學生批判思考空間的啟示,哈伯馬斯的批判哲學第二個啟示在於提醒吾人:無宰制的理想言談情境乃是有效性宣稱的場景,更是人性發皇、理性擴展,以臻於太和的境界。對於學生的「...
|
炮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言語的強烈抨擊。如:「立委們強烈炮轟那位失職的官員。」
|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久,辛亥革命爆發,茅盾熱情地迎接了這次革命,做起革命的義務宣傳員來。在學校裏,由茅盾和幾個同學發動,抨擊了一個不得衆望的學監,而被學校除名。於是,他便轉入杭州安定中學校學習,並在那裏畢業。在中學時代的生活中,固然有些師長,給茅盾以深刻的印象和積極的指導,但整個的學習空氣是陳舊的。“書不讀秦漢以下,駢文是文章之正宗,詩要學建安七子;……氣度要清華疏曠”(《我的中學時代及其後》)。這一切曾給茅盾以古典文學的修養,但在他的回憶裏更多的卻是平凡、灰色和令人窒息的東西,他幾乎把課餘時間都消磨在看小說上。古典小說啓迪了他的文思,同時...
|
繼晷焚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通六藝,每天仍是手不釋卷,大大小小的知識一絲一毫也不放過,連夜晚都點燈接著白天來讀書。結果呢?只因抨擊異教邪說,排斥佛、老思想,便遭當權者排擠,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這樣的遭遇,居然還要我們專心做學問!」韓愈藉老師與學生之口,一方面譏諷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焚膏繼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後亦用來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
|
美麗島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震創刊<自由中國>後,結合國民黨內的開明派和黨外的自由主義者,不斷宣揚反對黨的理念,抨擊國民黨一黨專政,並和台灣的反對派結合,推動不分省籍的反對黨運動。1960年正逢縣市長與省議員選舉,促組黨運動進入高潮。3月在省議員璇舉前夕,由李萬居、高玉樹、郭雨新、吳三連等人召開選舉座談會,雷震及中國青年黨的夏濤聲、民社黨的蔣勻田皆出席。地方選舉挫敗後,5月18日無黨籍人士及民、青兩黨召開檢討會,主張散民、青兩黨,和台灣民主人士共同組織有力的在野黨,以和國民黨抗爭。6月16日決議後,責成李萬居、雷震、高玉樹為新黨發言...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