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19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主題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題教學是讓幼兒探索生活中有興趣的事物,師生選擇一個共同的主題,依幼兒的興趣及個別能力進行學習,並透過觀察、團體討論、實作、分享、建構或個人獨立操作等方式,逐漸加深加廣的學習活動。教學優點為能尊重幼兒個別差異,適性發展個人能力。下列的課程實例,將營養教學融入在每個主題中,讓幼兒在有趣的探討課程中自然學習營養與良好的飲食習慣。目錄1 水果主題網2 一、主題課程的特性3 二、主題教學中教師的角色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水果主題網透過各種不同的水果,可讓幼兒學習辨識多彩繽紛的顏色和形狀,同時也可讓幼兒體驗不同的嗅覺、味覺、觸...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適合探索階段的自我揭露3 適合洞察階段的自我揭露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自我揭露適合使用在助人歷程中,指助人者建設性的和個案分享自己的經驗、行為、感覺。對個案而言具示範和鼓勵作用,且提供一個新的架構,讓個案能更深入的思考。尤其適合在探索階段和洞察階段使用此技巧。 適合探索階段的自我揭露1. 相似性的揭露:使助人者表達相似經驗的認同感,如「我瞭解,因為我也有...
發現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現學習論(discovery learning theory)目錄1 理論要義2 在教學上的應用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理論要義布魯納倡導的發現學習論(discovery learning theory)強調學生主動對所學事物的自然探索,從而發現事象變化的原理原則,是產生學習的主要條件。此理論重點有二,分別為「認知表徵」及「知識結構」。認知表徵:個體之所以認識環境中的事物,是因為具備對事物的認知表徵能力,表徵方式先是動作表徵(enactive representation),而後是形象表徵(iconic represe...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樣一件事物,內行的人探索其內涵,外行的人則看其表面。如:「參觀電腦展的人潮洶湧,有的是想吸收新資訊,有的只是湊湊熱鬧,真是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立即性技巧(immediac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972. Clara E. Hill (2006).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林美珠、田秀蘭合譯)。台北市:學富文化。p. 2723. 陳恆霖. (2004). 立即性技巧的應用: 一個案例的分析. 輔導季刊, 40(3), 9-17.
森羅萬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宇宙間的各種現象繁多而整齊的排列在眼前。[例]科學家們不斷的在森羅萬象的自然界中探索宇宙之謎。
全語文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arning through language)的過程中,以語文為工具,透過聽、說、讀、寫來探索世界。文學作品是完整而真實的語文,加上教學活動以主題統整,這就是完整的學習。語文學習是跨符號系統:外語的學習,設計各種不同符號(語言、美術、音樂、舞蹈、戲劇)的教學參與活動,可以提供學生延伸意念的表達,得到多元的學習。語言的使用以意義為中心:語言學習的目的是溝通,重心在於意義和實用功能,所以語言的教學應在有意義的社會語言事件中,有目的使用語文學會讀寫。語文學習是結合生活經驗:Goodman(1986)主張對學習者而言,...
Fritz_Perls_完形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態。治療者的任務是協助當事人通過僵局而獲得成長。剝洋蔥似的人格:Perls以剝洋蔥來比喻成人人格的探索。當個人希望心理成熟,得要脫去精神官能症的五個層次:虛假(the phony):以刻版印象及不真誠的方式與人互動。恐懼(the phobic):否認那些造成難以忍受痛苦的部分自己(對此痛苦情緒的逃避)。僵局(the impasse):企圖操縱環境,以符合我們所看、所聽、所感覺、所思考及所做的決定。在此層次下,我們會有死寂的感覺或覺得一無是處。內爆(the implosive):如果充分經驗死寂,而不否認或淘哩,就會進入...
開放式問句技巧(open_ques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When)」、「哪裡(Where)」等問句,助人者的焦點不在於得到個案的明確回答,而是引導個案澄清和探索其腦海浮現出來的答案。 使用時機開放式問句可以鼓勵個案對問題多說一點,說久一點,可以探索問題的多面向。當個案重複同樣的想法,在漫談狀態,或是處於困惑時,可以使用這個技巧。此技巧同時也顯示助人者的傾聽和對個案的興趣。 四種形態1. 澄清或聚焦:當個案開始漫談,談話不清楚或卡住時,可以用澄清或聚焦的開放式問句。2. 鼓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索。通「探」。《說文解字.手部》:「撢,探也。」《周禮.夏官.撢人》「掌誦王志道,國之政事」句下唐.賈公彥.疏:「撢取王之此志,又道國之政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