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力不副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力不從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1漢.班昭〈為兄超求代疏〉(據《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引)超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睦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因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
力不及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力不從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1漢.班昭〈為兄超求代疏〉(據《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引)超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睦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因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
吳越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漢趙曄撰,十卷,梁天祜注。敘述春秋時吳越二國攻戰事。文辭豐蔚,頗類小說家言。
隨機制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隨機應變」。見「隨機應變」條。01.《宋史.卷三七二.王之望列傳》:「移攻戰之力以自守,自守既固,然後隨機制變,擇利而應之。」 
折衝罇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在酒宴談判間,不以武力制敵取勝。在《戰國策.齊策五》中蘇秦遊說齊閔王時,也提到攻戰的主要方法並不是用兵,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宴席之間攻拔;百尺的陷陣戰車,也可以在臥席之上摧毀。意思和《晏子春秋》是一樣的,都在說明不需動用一兵一卒,在杯酒之間,就可以挫退敵人。
銘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1>乃貶2>戎狄3>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4>;作五官5>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注解〕 (1) 古公:即周太王。周文王姬昌之祖父。初居邠,為避狄人侵擾,遷於岐山下之周原,邠人皆追隨,乃於其地立國,國號周。武王時,追尊為太王。 (2) 貶:減少、減損。此處有變革之意。 (3)...
主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攻擊的主力。如:「主攻球員」。
2.主修。如:「他在學校主攻聲樂。」
3.主張攻擊。宋.魏了翁《鶴山集》:「至康定攻守之策,則韓忠獻主攻,范文正主守。」
靖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明惠帝建文初,用齊泰、黃子澄謀,削諸藩權。帝季父燕王棣,以黃、齊為奸人,舉兵反,號稱為「靖難」。攻戰三年,遂陷京師,自立為帝,史稱明成祖。
無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的篇名:(1)〈唐風〉的篇名。共二章。根據〈詩序〉:「無衣,刺晉武公也,武公始并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首章二句為:「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2)〈秦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無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戰,亟用兵而不與民同欲焉。」或疑為詠秦襄公護衛周平王東遷之詩。首章二句為:「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四戰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險可守,四面受敵的地方。《商君書.兵守》:「四戰之國貴守戰,負海之國貴攻戰。」《史記.卷八○.樂毅傳》:「趙,四戰之國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也作「四戰之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