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22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欲擒姑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欲擒故縱」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十六計.第三套.攻戰計.第一六計.欲擒姑縱》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1>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 〔注解〕 (1) 累:音ㄌㄟˋ,耗損、虧欠。
折衝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在酒宴談判間,不以武力制敵取勝。在《戰國策.齊策五》中蘇秦遊說齊閔王時,也提到攻戰的主要方法並不是用兵,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宴席之間攻拔;百尺的陷陣戰車,也可以在臥席之上摧毀。意思和《晏子春秋》是一樣的,都在說明不需動用一兵一卒,在杯酒之間,就可以挫退敵人。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1>乃貶2>戎狄3>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4>;作五官5>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注解〕 (1) 古公:即周太王。周文王姬昌之祖父。初居邠,為避狄人侵擾,遷於岐山下之周原,邠人皆追隨,乃於其地立國,國號周。武王時,追尊為太王。 (2) 貶:減少、減損。此處有變革之意。 (3)...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並認為如果像他這樣的人能率領其中的一個攻戰,就可定大事。《資治通鑒·-{卷}-六十六》傅幹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關雲長、張益德:「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藩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贊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姦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關羽和張飛在當時在後世都成為勇猛善戰的代名詞:《晉書》劉遐傳:「晉劉遐每擊賊,陷堅摧鋒,冀方比之關羽、張飛。」《魏書》崔延伯傳:「崔公,...
奴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男女僕人。古代男僕稱奴,女僕稱婢。《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其攻戰,斬首虜,賜一卮酒,而所得鹵獲因以予之,得人以為奴婢。」《西遊記》第四四回:「你怎的不遵三寶,不敬佛法,不去看經拜懺,卻怎麼與道士傭工,作奴婢使喚?」
火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古代攻戰的器具。《南齊書.卷一.高帝本紀上》:「俄頃,賊馬步奄至,又推火車數道攻戰。相持移日,乃出輕兵攻賊西。」
汗馬之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汗馬功勞」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五蠹》1>民之政計,皆就安利如辟危窮。今為2>之攻戰,進則死於敵,退則死於誅3>,則危矣。棄私家4>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窮危之所在也,民安得勿避?故事私門而完解舍,解舍完則遠戰,遠戰則安。行貨賂而襲當塗者則求得,求得則私安,私安則利之所在,安得勿就?是以公民少而私人眾矣。夫明王治國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務而趨末作。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姦財貨賈得用於市,則商人不少矣。聚歛倍農,而致尊過耕戰之士,則耿介之士寡,而高價之民多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
樽俎折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在酒宴談判間,不以武力制敵取勝。在《戰國策.齊策五》中蘇秦遊說齊閔王時,也提到攻戰的主要方法並不是用兵,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宴席之間攻拔;百尺的陷陣戰車,也可以在臥席之上摧毀。意思和《晏子春秋》是一樣的,都在說明不需動用一兵一卒,在杯酒之間,就可以挫退敵人。
稱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1>乃貶2>戎狄3>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4>;作五官5>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注解〕 (1) 古公:即周太王。周文王姬昌之祖父。初居邠,為避狄人侵擾,遷於岐山下之周原,邠人皆追隨,乃於其地立國,國號周。武王時,追尊為太王。 (2) 貶:減少、減損。此處有變革之意。 (3)...
力不逮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力不從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1漢.班昭〈為兄超求代疏〉(據《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引)超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睦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因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