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學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學心理學是由研究的出現而得名,即有些研究者從心理學立場研究文學名著及作者而得的發現。開始於文學之審美與歷史,繼而對文學批評、作者的心情、態度、價值觀、作者與讀者的關係等的分析。
  最早出現的此類研究為比奈(A. Binet, 1857~1911)於一九○四年發表〔文學創作〕(La création Littléraire: Portrait psychologique de M. Paul Heruieu),係經與若干作家晤談、測驗,並分析其生活與作品而成。比奈發現創作歷程中包含兩個相反的心理因素,一為想像,一為批評。前者表現自主,後者則對自己加以抑制,由此分出三類作者:一為...
報告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具有新聞特點敘事性文學。以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人事為題材,並用文學的角度、技巧來表達、報導。也作「報導文學」。
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學(Physiography)一詞,是由赫胥黎(Huxley)於西元一八六九年首度應用於地理學中
  國家藝術及人文學科基金會是美國聯邦政府轄下的一個機構。該基金會設立於一九六五年,主旨在獎助辦理各種藝術及人文學科的活動,以提升美國藝術及人文學科的水準。該基金會設有聯邦藝術及人文學科審議會(Federal Council on the Arts and Humanities),是為諮議與協調的行政單位。另外分別設二項基金,一為國家藝術基金(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一為國家人文學科基金(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國家藝術基金的設立宗旨在促進與提升美國藝術活動的發展。該項基金贊助的對象...
傳記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人物傳記為內容的文學作品。
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重文學形式、表達技巧,且以抒情和唯美為圭臬的文學作品。相對於雜文學而言。
廟堂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堂皇典雅、歌功頌德的文學。如《詩經》中的三頌,多屬廟堂文學
口頭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用文字記載而靠口耳相傳的文學。如:「研究人員遍訪各個村落,採集珍貴的口頭文學資料。」
國家人文學術基金會(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國家人文學術基金會,為一行政獨立的聯邦政府機構,1965年由美國國會立案成立。該基金會的主要任務是對有關人文學術的研究、教育和發展,給予經濟上的支援和獎助。
  根據立法時的定義,人文學術的範圍,至少包括古代和近代方言、語言學、文學、歷史、法律體系研究、哲學、考古學、比較教義、倫理學、藝術史、文藝評論和理論、以及社會科學所涵蓋的歷史和哲學面。
  基金會為了鼓勵社會人士對人文學術的認識和了解,每年都對個人、團體或機構,如中小學校、大專院校、博物館、公共電視臺、圖書館、公立機構和其他非營利性團體,提供各種獎助。這些獎助分由教育、獎學金及專題研討、一般性、研究、和地方政...
建安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獻帝建安時,在中國文學史上曾大放異彩,故稱此時期的文學為「建安文學」。其作家除曹操父子三人及建安七子外,尚有楊修、吳質、丁儀、繁欽、路粹等人。也稱為「鄴下文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