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41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廣大神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神通廣大」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於是菴園會上,敕喚文殊:「勞君暫起於花臺,聽我今朝敕命。吾為維摩大士,染病毗耶,金粟上人,見眠方丈。……汝今與吾為使,親往毗耶,詰病本之因由,陳金僊之懇意。……文殊受佛告敕,起立花臺,整百寶之頭冠,動八珍之瓔珞。香風颯颯,搖玉佩以珊珊;瑞色氤氳,惹珠衣而瀝瀝。適蒙慈悲聖主,會上宣揚;大覺牟尼,筵中告語。千般讚嘆,何以勝當,百種談論,實斯悚惕。世尊遣教為使,往問維摩,彼上之人,難為酬對。況文殊雖居菩薩之位,理未通和,於佛會之中,言出非眾。世尊敕交為使,不敢推辭。銜佛命而多恐不任,仗聖力而必應去得。伏以1>維摩居士...
打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戲劇表演中以笑話、諧語相戲謔,使劇情生動逗趣。後亦指開玩笑。《西遊記》第二六回:「且不說八戒打諢亂纏。卻表行者縱祥雲離了蓬萊,又早到方丈仙山。」
百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用以計量城牆大小的單位。《左傳.隱公元年》:「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晉.杜預.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徑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過百雉。」
侍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姬妾。《孟子.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三國演義》第八回:「允叱退左右,只留侍妾數人勸酒。」
海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浪。如:「海波洶湧」。唐.方干〈題睦州烏龍山禪居〉詩:「人世驅馳方丈內,海波搖動一杯中。」
天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話中的仙境。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又不是瀛州方丈接蓬萊,遠上天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細毛織布。《廣韻.入聲.怗韻》:「㲲,細毛布。」唐.王維〈與蘇盧二員外期遊方丈寺而蘇不至因有是作〉詩:「手巾花㲲淨,香帔稻畦成。」
三神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東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史記.卷二八.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蓋嘗有至者,諸僊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云。」也稱為「三島」、「三壺」、「三山」。
潮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僧眾誦經的聲音。宋.范成大〈宿長蘆寺方丈〉詩:「夜闌雷破夢,欹枕聽潮音。」
弄巧翻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弄巧成拙」之典源,提供參考。 ※《五燈會元.卷三.江西馬祖道一禪師》龐居士問:「不昧本來人,請師高著眼。」師直下覷1>;士曰:「一等沒絃琴,唯師彈得妙。」師直上覷;士禮拜2>。師歸方丈3>,居士隨後。曰:「適來弄巧成拙。」又問:「如水無筋骨,能勝萬斛舟。此理如何?」師曰:「這裡無水亦無舟,說甚麼筋骨?」 〔注解〕 (1) 覷:音ㄑㄩˋ,瞇著眼注視。 (2) 禮拜:合掌叩頭表示恭敬。此指請教完畢的行禮。 (3) 方丈:僧寺住持所居之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