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6.27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漸強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演奏時把聲音逐漸加強,樂譜上是以文字(或其簡寫cresc.)或
單關節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動作名詞。單關節指單一關節的動作,而由前符號〔見Pre-Sign〕,可知是由那一關節開始產生動作。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大漠孤煙直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趙季平作曲,劉鳳學編舞。2000年5月由張列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與新古典舞團於台北市國家戲劇院首演。這齣舞劇係由劉鳳學先編好舞蹈後錄製成錄影帶,再交由趙季平透過舞者肢體變化和節奏運行中的內含韻律配樂。第一幕的六個組合性舞蹈段落採用了多主題呈示的並列寫法,〈第一舞段〉中塤的獨奏部份非常重要。第二幕是戲劇矛盾展開點,也是人性感情充分展現的場次,是全劇的核心,〈悲愴—悼9.21大地震〉,音樂一開始使用了寫實的手法,運用一組打擊樂器的音響組合,來描寫地震的場景,接下來災難後的呻吟,樂句式的音樂動機通過配器的變化多次反覆,這不斷反覆使人似乎感到痛苦在一次次加劇,塤的獨白又一次出現,讓人感到災難中的人...
拍子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符號。拍子指音樂及舞蹈於律動時所發出的頻率,在拉邦舞譜的記法是劃條短的橫線於基準線上,這些短線即稱為拍數記號〔見Count Marks〕,而這些被橫線隔開的小空格可代表此舞中每一拍的速度。
Nona Schurman, Sharon Leigh Lark《Modern Dance Fundaments》1972.
寇若貝里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在澳洲供娛樂、成年禮、宗教用途,由原住民表演的禮儀舞蹈。此字「寇若貝里」(Corroboree)為一般白人男子的名字,與愛爾蘭、威爾斯、蘇格蘭高地的古凱爾特族(Kelt)的名字:Khoro-bori相似,其意為「城鎮的舞蹈」,亦為合唱或社交吟唱禮儀,用於選舉、葬禮、婚禮。寇若貝里為澳洲原住民生活的必要部分,有三重目的:一、他們以戲劇表演來教導創造部落的故事。二、在數個階段中他們帶領年輕男子進入成年,教導他們部落的信仰及風俗習慣。三、他們幫助醫者控制力量,竭力確保有食物和水的供應。軼聞傳說由於史前「作夢時代」的祖先而與部族相連結,同時確認圖騰根源。因他們每寸土地的自然風貌緊緊地與遠古祖先探...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動作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動作名詞。動作是指一種特定形式的活動或有特別涵義的運動。
Ann Hutchinson《You Move: 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Movement and Dance》1982.
平衡狀態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動作名詞與符號。平衡狀態指身體的重心線在身體支撐的基準的範圍內,身體重心不會傾倒的一種狀態。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方舞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當作典型的軍事訓練,分成四邊或相對的兩邊,亦即步兵團防禦的「中空隊形」。此名稱來自屈爾特人(Celt)時期古宗族的戰士。典型的方形民族舞蹈需要兩邊,設立成對立狀態,這種樣式保留在舞蹈如摩里斯舞(Morris Dance)和號角舞(Horn Dance),及許多遊戲中。現代的方舞包括許多原始方舞的變體;沿著邊移動,越過中央,然後男舞者和女舞伴成平行。英國的兒童遊戲叫五月集堅果(Gathering Nuts of May),係成一長列前進或後退,使用童謠作為吟唱;而古希臘的戰舞(Pyrrhic)表現出戰士的形態,一方拿著矛和盾對抗拿著短劍和盾的一方。許多象徵性的形式亦回應在西洋棋盤上:...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匕首舞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蘇格蘭(Scotland)式的匕首舞,為古代蓋爾人(Gaelic)之雙人戰鬥舞。舞者手持短劍與小盾,表演有韻律的戰鬥情況。曼島(Island of Man)之匕首舞則較此為遲。不同於蘇格蘭之匕首舞為雙人舞,曼島之匕首舞則為單人舞。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表現主義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派名。現代藝術主義流派之一,主要是德國的思想運動,但也影響其他國家甚鉅。主張表現主義的藝術家以歪曲的及變形的模式描寫現實世界;或者完全不顧現實世界,藝術家只專注於內心精神世界的發展。表現在藝術作品的特點是:刻意原始化、怪誕、極端程式化、突出的形象及怪異的幻想等現象;藝術家們對生活持神經質的悲觀及悲劇想法。表現主義在一次大戰結束時達到了高峰。受表現主義影響的現代戲劇創作,故意把故事的情境、演員的表演及舞臺的裝置予以程式化。較自由地處理視覺設計、時間、地點等劇場技巧。當時,德國導演里歐伯傑士納(Leopold Jessner, 1878-1948)以善於利用階梯作為主要佈景設計知名,作品運用燈光...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The Cambridge Guide to Theatre》.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