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別有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各有千秋」。見「各有千秋」條。01.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卷一.與劉映榆侍講書》:「明公負雋才,居高位,靜觀天下事,以為常竹帛,別有千秋,是非鯫生所敢知也。」
九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旌旗上的九條絲織垂飾。《禮記.樂記》:「龍九旒,天子之旌也。」《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參旗九旒,從風飄揚。」
淠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飄動的樣子。《詩經.小雅.采菽》:「其淠淠,鸞鸞嘒嘒。」
殫智畢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心智與精力。見「殫精竭慮」條。01.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五.科目》:「明之大家如王鏊、唐順之、瞿景淳、薛應等,以及國初諸名人,皆寢食經書,冥搜幽討,殫智畢精。」
耳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爾爾,盛多的樣子。《詩經.魯頌.閟宮》:「龍承祀,六轡耳耳。」
瑞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諸侯朝聘時所執的玉。《儀禮.覲禮》:「乘墨車,載龍、弧韣,乃朝以瑞玉有繅。」
瓊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枝因披雪而晶瑩潔白,如玉樹一般,故稱為「瓊林」。唐.劉禹錫〈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書〉詩:「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竿。」
陽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文采的樣子。《詩經.周頌.載見》:「龍陽陽,和鈴央央。」
玄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面向北方的堂屋。《禮記.月令》:「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駕鐵驪,載玄,衣黑衣,服玄玉。食黍與彘,其器閎以奄。」
戾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臨、來到。《詩經.魯頌.泮水》:「魯侯戾止,言觀其,其茷茷。」《文選.王蘭棲.頭陁寺碑文》:「金粟來儀,文殊戾止。」也作「蒞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