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米珠薪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米如珍珠,柴如桂木。語本《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比喻物價昂貴。《喻世明言.卷五.窮馬周遭際賣䭔媼》:「但長安乃米珠薪桂之地也,先生資釜既空,將何存立?」也作「薪桂米珠」。
涇渭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涇水流入渭水時,清濁不混,界限分明。語本《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後比喻是非好壞區別得非常清楚。《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守得一十四歲時,他胸中漸漸涇渭分明,瞞他不得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錢財、賭本。《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公子寬坐,容在下回家去,再取稍來決賭何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轉、折轉。《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忙踅出來,道:『大官人,老身且不敢稱謝。』」《水滸傳》第六回:「智深提了禪杖,踅過後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間隙、可乘之機。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不想皇帝親幸,問出端的,要將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這里婆子捉個空,招著陳大郎一溜溜進門來。」
出言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講話傲慢無禮。《三國演義》第二三回:「此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喻世明言.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八歲縱筆成文,本郡舉他神童,起送至京。因出言不遜,沖突了試官,打落下去。」也作「出言無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偷。《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這郭大郎因在東京不如意,曾撲了潘八娘子釵子。」
9.以錢擲地賭輸贏。《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臣君會》:「昨夜迫劃得幾文錢,買這魚來撲,指望贏個錢去養老娘。」
三姑六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冤》:「常言道:『三姑六婆,嫌少爭多。』那媒婆最是愛錢的,多許了他幾貫謝禮,就玉成其事了。」
臨渴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這樞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曉得臨渴掘井,那會得未焚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佛教用語。梵語karma的意譯。佛教上指有意志的行為,包括身體、言語和心識等三業。如:「善業」、「惡業」、「三業」。《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公堂造業真容易,要積陰功亦不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