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事過情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過境遷」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據《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引)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1>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注解〕 (1) 向:昔日、從前。
鯉魚跳龍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每年暮春,鯉魚逆流而上,至黃河龍門一帶,躍登龍門山。登龍門者,則雲雨隨之,天火燒其魚,而化為龍。見《太平廣記.卷四六六.龍門》。後比喻人發跡後飛黃騰達,身價百倍。如:「自從這部小說暢銷後,作者真可說是鯉魚跳龍門,身價非凡。」
鄉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鄉、故鄉。唐.崔顥〈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唐.岑參〈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別廬〉詩:「西望鄉關腸欲斷,對君衫袖淚痕斑。」也作「鄉國」、「鄉井」。
養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涵養質樸的性情。《文選.潘岳.閑居賦》:「仰眾妙而絕思,終優遊以養拙。」唐.杜甫〈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五首之二:「養拙干戈際,全生麋鹿群。」
水流花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落花流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落花流水」是暮春時,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帶走的景象。此語常見於詩詞中,例如李群玉的〈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李群玉,字文山,晚唐詩人。他的個性淡泊名利,曾應進士舉,不第。至於詩風,《唐摭言》曾稱他「詩篇妍麗,才力遒健」,算是正面的評價。在這首詩中,李群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
柳嚲鶯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柳條低垂,鶯聲婉囀。形容春天景色的美好。唐.岑參〈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別廬〉詩:「柳嚲鶯嬌花復殷,紅亭綠酒送君還。」
蘭亭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褉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趨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蹔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有才無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才幹而時運不濟。唐.李白〈暮春於江夏送張祖監丞之東都序〉:「誤學書劍,薄游人間,紫禁九重,碧山萬里,有才無命,甘於後時。」唐.杜甫〈狄明府〉詩:「比看伯叔四十人,有才無命百寮底。」
綠暗紅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暮春時節草樹茂密,花已開殘。宋.歐陽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詞:「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綠暗紅稀渾可事。」《群音類選.清腔類.卷六.南紅福郎帶北上小樓.花壓闌干春盡遲曲》:「轉眼是綠暗紅稀,聽聲聲子規。」
溶溶洩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舒緩、恬靜的樣子。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暮春》:「當此之時,雕梁燕語,綺檻鶯啼,靜院明軒,溶溶洩洩,對景行樂,未易以一言盡也。」宋.范成大〈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詞:「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洩洩,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