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民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民生活在極端困苦的境地。[例]在秦始皇極權暴政的統治下,天下危亂,生民塗炭。
揭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起、豎立旗竿。多指起義而言。[例]秦末的暴政使得人民揭竿而起,推翻極權統治。
避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時苛政擾民,人民紛紛逃避而隱居。語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後比喻逃離暴政的迫害。元.無名氏〈梧葉兒.玄圃山前道〉曲:「夕有猿敲戶,朝無客扣門。見幾個捕魚人,猶自向山中避秦。」
眾寡不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寡不敵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周厲王施行暴政,禁止人民議論毀謗朝廷,並且任用虢(ㄍㄨㄛˊ)長父和榮夷公,但這兩人只知獨占利益作威作福,臣子芮(ㄖㄨㄟˋ)伯良夫認為這樣一來將會為國家招來大災難,於是上書勸誡周厲王。強調身為一國之君有責任為人民除禍害,作人民的榜樣,否則將招致人民的仇視和怨恨,而且君王只有一個,是抵擋不了人數眾多的百姓,這時君王的處境就危險了。後來「寡不敵眾」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人少的抵擋不過人多勢眾的。
苛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暴政、虐政
北埔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條北埔管區內的隘勇到大嵙崁一帶協助日軍鎮壓原住民,引起隘勇不滿。蔡清琳於是趁機向隘勇大事宣傳日人的暴政,並謊稱他們說已經和清兵相約於新竹舊港,會師後取得軍資武器,然後逐漸攻下全台。蔡清霖並承諾事成後每人可得200圓及月薪20圓。隘勇、腦丁們紛紛表示願意參加蔡清琳的行動。蔡清琳又勸誘當地的泰雅族馬里哥灣群原住民,「熟番」頭目趙明政及黃得民果然率領族人加入。 經過1907年11月14日夜晚,蔡清琳的異父兄弟何麥榮率眾攻擊鵝公館、常坪、大窩分遣所,殺死日本巡查數名。翌日上午,蔡清琳打著「安民」「復中興總裁」兩支大旗,率眾一路...
喪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方風俗敲鐘以宣告人死亡。故比喻死亡、滅亡。如:「民主革命的成功,正敲響了極權暴政的喪鐘。」
文修武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偃武修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周武王姬發出兵反抗暴政,終於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戰爭結束,生活恢復平和,於是周武王下令停止軍備,提倡文教。放回戰時軍用的牛、馬,用以表示天下太平,不再徵用牛馬。「偃武修文」是直接摘自典源的成語,就用來指偃息武備,提倡文教。
修文偃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偃武修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周武王姬發出兵反抗暴政,終於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戰爭結束,生活恢復平和,於是周武王下令停止軍備,提倡文教。放回戰時軍用的牛、馬,用以表示天下太平,不再徵用牛馬。「偃武修文」是直接摘自典源的成語,就用來指偃息武備,提倡文教。
饑不擇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飢不擇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像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但因為欠缺一個能以王道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使得長久處在暴政之中的人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的人一樣急切,所以若是齊國在此時施行仁政,和古代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後來「飢不擇食」這句成語,就從「飢者易為食」演變而出,用來指飢餓的人不選擇食物。亦用來比喻急需時不暇選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