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3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賦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田賦和各種租稅的總稱。《後漢書.卷六四.吳延史盧趙列傳.盧植》:「備寇者,侯王之家,賦稅減削,愁窮思亂,必致非常,宜使給足,以防未然。」《南齊書.卷三七.列傳.劉悛》:「府庫已實,國用有儲,乃量俸祿,薄賦稅,則家給民足。」也稱為「賦課」。
杜絕後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語譯3 .故事內容4 .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 笑笑生。金瓶梅九二回:「不如到官處斷開了,庶杜絕後患。」 .語譯 用以說明能高瞻遠矚,防患於未然。 .故事內容 <<無>> .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防微杜漸,杜漸防萌,防患未然,斬除後患,曲突徙薪,斬草除根。 相反詞 任其發展,聽之任之,姑息養奸。 .例句 此事不可輕忽,若任其發展下去恐不堪設想,宜斷然採取措施,以杜絕後患...
杜漸防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絕亂源的開端,以防備禍患的發生。比喻防患於未然。《後漢書.卷三七.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矣。」也作「防萌杜漸」、「防微杜漸」、「杜漸防微」、「杜漸除微」。
泰來否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否極泰來」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讎,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後必霸,何言之違禮儀!夫君子爭寸陰而棄珠玉。今寡人冀得免於軍旅之憂而復反。……何大夫之言,不合於寡人之意!」於是大夫種、范蠡曰:「聞古人曰:『居不幽,志不廣;形不愁,思不遠。』聖王賢主,皆遇困厄之難,蒙不救之恥。身拘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卑而不以為惡,居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無)窮厄之恨,然尚有泛濫之憂。三守暴因之辱,不離三獄之囚,泣涕而受冤,行哭而為隸1>,演《易》2>作卦,天道祐之。時過於期,否終...
綢繆未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補鳥巢,以免風雨來臨時,把鳥巢吹壞了。後來「未雨綢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事先預備以防患未然
爛額焦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亡:音ㄨˊ,沒有,同「無」。 (4) 曲突徙薪:彎曲煙囪,移開柴木。比喻事先採取措施,以防患未然。曲,音ㄑㄩ。見「曲突徙薪」。 (5) 上客:尊客、貴客。〔參考資料〕 漢.桓譚《新論.見徵》淳于髡至鄰家,見其灶突之直,而積薪在旁,謂曰:「此且有火災。」即教使更為曲突,而徙遠其薪。鄰家不聽,後災火果及積薪,而燔其屋,鄰里並救擊。及滅,止而烹羊具酒,以勞謝救火者,曲突遠薪,固不肯呼淳于髡飲飯。智者譏之云:「教人曲突遠薪,固無恩澤;燋頭爛額,反為上客。」蓋傷其賤本而貴末也。夫豈獨突薪可以除害哉?而人病國亂,亦皆如斯。是故良醫醫其未發,而明君絕其本謀。
徹桑未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補鳥巢,以免風雨來臨時,把鳥巢吹壞了。後來「未雨綢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事先預備以防患未然
憧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神不定的樣子。漢.桓寬《鹽鐵論.刺復》:「方今為天下腹居郡,諸侯並臻,中外未然,心憧憧若涉大川,遭風而未薄。」
正冠納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李樹下不要整帽子,處瓜田裡不要穿鞋子,可以避免偷李偷瓜的嫌疑。語本《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無名氏.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後比喻引起他人疑猜。晉.李闡〈右光祿大夫西平靖侯顏府君碑〉:「久要心許之信,夷險不爽;正冠納履之嫌,終始不蹈。」
瓜李之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瓜田李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瓜田李下」是一句很常見的成語,經常是以「瓜田李下之嫌」的型態出現,可見這句成語和「嫌疑」很有關係。在《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中收錄了一首〈君子行〉,這首詩就是在告訴世人君子當有的舉止行為,所以開頭幾句就說了:「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意思就是說:君子為人要光明磊落,因此要儘量避開一些會引起別人猜疑的舉止。這種舉止就像走經瓜田,如果彎腰去整理鞋子,就難免會讓人懷疑:是否在借此來掩飾偷摘瓜果的行為呢?同樣的,走到李子樹下,如果舉手來整理頭上的帽子,難免會讓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採樹上李子呢?如果我們走經瓜田不納履,來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