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韁利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韁」;索,粗繩。「名繮利索」即「名韁利鎖」。見「名韁利鎖」條。 01.《鏡花緣.第四○回》:「到了次日,並不約我,卻一人獨往。豈非看破紅塵,頓開名繮利索麼?」
宛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彷彿。唐.元稹〈青雲驛〉詩:「延我開蓽戶,鑿竇宛如圭。」《醒世恆言.卷三二.黃秀才徼靈玉馬墬》:「玉娥道:『妾徐夜曾得一夢,次日歲朝遇一胡僧,宛如夢中所見。』」也作「宛若」。
相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面對面、相向。《儀禮.士昬禮》:「婦乘以几,從者二人,坐持几相對。」《三國演義》第三一回:「次日,兩軍相對,各布成陣勢。」
索然無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聊乏味、沒有意思。《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一二回:「到了次日,天纔發亮,便扒起來,叫人開了大門,跑了出來,一口氣走到書局門前看時,誰知大門還不曾開,不覺索然無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免除。如:「蠲免」、「蠲除」。《紅樓夢》第一四回:「如這些無頭緒,荒亂推託偷閒竊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
風平浪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g làng píng釋義︰猶「風平浪靜」。見「風平浪靜」條。 01.《三國演義.第九一回》:「次日,孔明引大軍俱到瀘水南岸,但見雲收霧散,風靜浪平。」 參考詞語︰平風靜浪注音︰ㄆ|ㄥˊ ㄈㄥ ㄐ|ㄥˋ ㄌㄤˋ漢語拼音︰píng fēng jìng làng釋義︰猶「風平浪靜」。見「風平浪靜」條。 01.《三國演義.第四八回》:「時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氣晴明,平風靜浪。」 02.《雪月梅.第一○回》:「昨日江上平風靜浪,諒無他虞。」
稱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讚美褒揚。《三國演義》第三四回:「次日出城,見玄德所乘之馬極駿,問之知是張武之馬,表稱讚不已。」《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說罷進去更衣,停了好一會才走出來,卻換了一身時髦的裝束,楊編修嘖嘖稱讚,說他輕了十年年紀。」也作「稱贊」。
懨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困倦或憂鬱的樣子。唐.劉兼〈春晝醉眠〉詩:「處處落花春寂寂,時時中酒病懨懨。」《紅樓夢》第七二回:「次日便覺心內不快,百般支持不住,一頭睡倒,懨懨成了大病。」也作「厭厭」。
旗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旗可作為標幟,故泛稱旌旗為「旗幟」。《三國演義》第五回:「次日築臺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詔登壇。」《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喊聲大震,把那幾百個番子,猶如砍瓜切菜,儘數都砍死了,旗幟器械,得了無數。」也作「旗志」。
交頭接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聲私語。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大小三軍,聽吾將令:甲馬不許馳驟,金鼓不許亂鳴,不許交頭接耳,不許笑語喧譁。」《三國演義》第四八回:「徐庶當晚密使近人去各寨暗布謠言。次日,寨中三三五五交頭接耳而說。」也作「接耳交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