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仵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官署中擔任檢驗死傷工作的官吏。相當於現在的法醫。《紅樓夢》第八六回:「知縣叫仵作將前日屍場填寫傷痕據實報來。」《老殘遊記》第一五回:「縣裡次日一清早帶同仵作下鄉一一相驗,沒有一個受傷的人骨節不硬,皮膚不發青紫,既非殺傷,又非服毒。」也作「伍作」、「仵匠」、「忤作」。
忽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情況的發生,迅速得出乎意料。《三國演義》第九回:「次日,正行間,忽然狂風驟起,昏霧蔽天。」《老殘遊記》第五回:「你們到好!忽然的慈悲起來了!」
釋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免除拘提、逮捕、羈押之拘束,而恢復其自由。《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蒙至,誅其首惡,餘皆釋放,復為平民。」《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次日,到府尹面前替他辯明白了這些冤枉的事,將那監生釋放。」
川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式房屋前後院中間的大廳。前後設門供人穿行,亦可在此設座會客。《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帶了帖子去回拜蕭守備。蕭雲仙迎入川堂,作揖奉茶。」也作「穿堂」。
況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況、而且。表示更進一層的語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次日潘父就逼兒子出外去了,滴珠獨自一個,越越悽惶,有情無緒。況且是個嬌養的女兒,新來的媳婦,摸頭路不著,沒個是處,終日悶悶過了。」《紅樓夢》第六四回:「尤氏卻知此事不妥,因而極力勸止。無奈賈珍主意已定,素日又是順從慣了的;況且他與二姐本非一母,不便深管,因而也只得由他們鬧去了。」
線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針線等物。《水滸傳》第二四回:「次日清早,王婆收拾房裡乾淨了,買了些線索,安排了些茶水,在家裡等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山腳。如:「山陬」。宋.楊萬里〈次日醉歸〉詩:「歸路意昏昏,落日在嶺陬。」
飄飄欲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飄上升,好像要離開塵世變成神仙。《老殘遊記》第六回:「到了次日,老殘起來,見那天色陰的很重,西北風雖不甚大,覺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飄飄欲仙之致。」
勒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命令方式強制別人遵從。《三國演義》第二回:「次日,督郵先提縣吏去,勒令指稱縣尉害民。」《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我對你說罷,我不是勒令要你出家。」
五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以漏刻計時,從傍晚到次日清晨,分為五個時段,稱為「五更」。相當於自午後七時起算,每一時段,為兩小時,至清晨五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或問:『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訓?』答曰:『漢魏以來,謂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為節……更、歷也,經也,故曰五更爾。』」也作「五夜」。
3.特指第五更,即天將亮時。《儒林外史》第一回:「次日五更,王冕起來收拾行李,喫了早飯,恰好秦老也到。」《紅樓夢》第五八回:「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賈母等五更便去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