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3.12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蠻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雌雄並翅雙飛的鳥。參見「比翼鳥」條。
鰈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目魚與比翼鳥。比喻夫婦或比並的人物、事物。如:「鰈鶼情深」、「七爺與八爺鰈鶼,不可或離。」
半步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寸步不離」之典源,提供參考。 《述異記》(據《太平廣記.卷三八九.陸東美》引)吳黃龍年中,吳都海鹽有陸東美,妻朱氏,亦有容止1>。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時人號為「比肩人2>」。夫婦云:「皆比翼,恐不能佳也。」後妻卒,東美不食求死。家人哀之,乃合葬。未一歲,冢上生梓樹,同根二身,相抱而合成一樹,每有雙鴻,常宿於上。孫權聞之嗟歎,封其里曰「比肩」,墓又曰「雙梓」。後子弘與妻張氏,雖無異,亦相愛慕,吳人又呼為小比肩。 〔注解〕 (1) 有容止:儀容舉止均佳。 (2) 比肩人:比肩,肩靠著肩。比肩人猶用以比喻形影不離的恩愛夫妻。比,音ㄅ|ˋ。
雞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鶩,野鴨。雞鶩比喻平凡庸俗的人物。《楚辭.屈原.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
別鶴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相傳商陵牧子娶妻五年而無子,父兄將為他休妻改娶。牧子悲愴,取琴作歌:「將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悠遠兮路漫漫,攬衣不寐兮食忘餐。」後人為之譜曲,稱為「別鶴操」。
拋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離、遺棄。《宋元戲文輯佚.劉盼盼》:「天為比翼,地諧連理,真個永不拋離。」《西遊記》第一回:「如今母老,一發不敢拋離。」也作「拋躲」。
並頭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蒂之花。常用來比喻恩愛的夫妻。《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夫妻相攜,小酌微吟,此唱彼和,真如比翼之鳥,並頭之花,歡愛不盡。」
重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複瓣的花。唐.韓偓〈妒媒〉詩:「好鳥豈勞兼比翼,異華何必更重臺?」
也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句間的助詞,無義。常用於戲曲中作為襯字。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當也波初,則道是峨冠士大夫,原來是個不曉事的喬男女。」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在地為連理枝,在天為比翼鳥,波浪兒掙,心腸兒俏,暢好喜也波張京兆!」
吉丁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金屬、玉器、瓷器等物碰撞的清脆響聲。元.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莫不是金鉤雙控,吉丁當敲響簾櫳。」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吉丁當掂碎連環玉,生可擦分開比翼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