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2.36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千金買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求賢若渴,重金禮聘人才。參見「千金市骨」條。
康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四通八達的大道。唐.李嶠〈旌〉詩:「告善康莊側,求賢市肆中。」
思賢如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慕賢才,有如口渴極需飲水。形容求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梁書.卷三○.顧協傳》:「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賢如渴,爰發明詔,各舉所知。」也作「求賢如渴」、「求賢若渴」。
一沐三捉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求賢心切。參見「握髮吐哺」條。《淮南子.氾論》:「當此之時,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髮,以勞天下之民。」《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寬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量寬宏。《晉書.卷一.宣帝紀》:「用人如在己,求賢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測,性寬綽而能容。」
先從隗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隗,郭隗,戰國時策士。先從隗始指用人先從我郭隗開始。語出《戰國策.燕策一》:「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於隗者乎?」比喻招致賢才,不妨先暫用能力低劣者,以表明急於求賢的誠意,進而吸引賢者投效。
秦穆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秦國國君。嬴姓,名任好。勤求賢士,得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賢臣,助晉文公歸晉。周襄王時伐西戎,開地千里,襄王命為西方諸侯之伯,遂霸西戎。在位三十九年。諡穆。春秋五霸之一。
才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華格調。唐.李商隱〈賈生〉詩:「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隋書.卷五八.許善心傳》:「才調極高,此神童也。」
霸道橫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由田中通過或穿越溝渠堤防。 「霸道」一語則可能出自《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商鞅聽到秦孝公要徵求賢能的人,就透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引薦。第一次見面,他陳述了帝王之道,秦孝公昏昏欲睡聽不進去。第二次,他提出了王道思想,結果還是不合乎秦孝公的心意。第三次,他說出霸道的主張,得到了秦孝公的認同。再次接見時,兩人越聊越投機,不自覺地越坐越近,一連好幾天都不厭煩。這裡的「霸道」指的是不顧仁義,以威權統治國家。經過後人沿用,則引指做事蠻橫不講理的意思。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橫行霸道」,用來形容凶橫不講理。
半籌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靖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擯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違逆、不順從。 (2) 擯棄:遺棄。擯,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無為而治。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