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業廢油、海港廢油、國際油輪洗艙或意外漏油所造成的海洋、海灘汙染。每每造成大量浮游生物、魚貝類、海鳥的死亡。
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硼或其化合物所引起的環境汙染。硼的化合物廣泛用於金屬冶煉、玻璃、醫藥,原子能技術、火箭燃料及洗滌劑的生產等方面。人工開採的硼礦每年已達244萬噸,大於自然循環量。硼對空氣汙染多發生在制造火箭燃料的工廠,作為其燃料的硼烷,其毒性比其它硼化合物要高得多。根據美國的統計,工業排放進入大氣的硼,40%來自燃燒煤,火山噴發的蒸汽中含硼較多,夏威夷火山地區空氣中含硼量高達0.68μg/m3。由於硼化合物有高水溶性,易進入水體,汙染水體,來自洗滌劑、醫藥和肥料的佔有較大比例。土壤對硼的吸附,取決於溶液中硼的濃度、土壤的pH和土壤顆粒表面活性吸附點的多少。目前城市土壤中的含硼量在逐漸升高。用汙水灌溉的土...
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鈹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環境汙染。鈹對人和動物是一種劇毒元素。在冶煉和加工鈹的工廠及其周圍環境內,曾多次發生鈹中毒事件。美國在1951年至1966年6月有760多名鈹中毒病例,日本在1956年開始精煉鈹,1958年即發現48名鈹中毒患者,至1973年增至346名。土壤溶液中含鈹超過0.5毫克/公升會引起植物中毒,因此與動物相比,鈹對植物的毒性要低得多。每年由人類活動排入環境中的鈹約為144噸,其中來自燃煤為123噸,約佔85.3%;來自燃油為12噸,約佔8.3%;來自鈹及化合物生產和加工的為9噸,約佔6.3%。由燃煤和燃油排入環境中的鈹比例雖大,卻很分散,尚未形成公害。
空氣汙染化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環境化學中的一門學科,也是大氣化學中的一部分。研究對流層中汙染物的化學組成、性質、狀態、行為及現象,包括汙染物之來源、分佈、變化、遷移、累積與清除等規律;探討空氣汙染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生態環境的效應;研究控制和防治空氣汙染的物理化學原理等。提供制定環境標準、落實環境管理、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的資訊和科學依據。從1940年起,世界上先後發生了多起空氣汙染事件,例如:1944年之洛杉磯煙霧事件、1952年之倫敦煙霧事件等,大氣光化學煙霧的研究從此被重視。在1970年代後,全世界普遍出現酸雨,因而開始了酸雨形成原因的研究。在1980年代,臭氧屠的破壞和氣候變暖、溫室效應等問題受到了重視,這三個問題...
豆煤汙染球腔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明顯或不明顯,球型或受葉脈所侷限至不規則狀,1–10厘米寬,黃色至銹棕色或紅色,有時病斑中央灰白具暗色邊緣,經常互相融合。於葉片上下表皮皆會產孢,但下表皮較多,偶呈明顯暗橄欖色散佈狀。無二級菌絲。子座不發達或小,填滿氣孔。分生孢子梗稀疏至密集成束,半透明至淺橄欖棕色,筆直或彎曲狀,1–3個分隔,偶具0–2個分隔,頂端圓錐狀,10–75×3–5微米。分生孢子半透明至很淺的橄欖棕色,圓筒狀或圓筒倒棍棒狀,筆直至稍彎曲,3–14個分隔,頂端略尖細或略鈍,基部銳利地倒圓錐形截斷,25–120×2–5微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布或其他東西加上顏色。如:「洗染」、「染髮」、「印染」、「染色」。
沾著、受影響。如:「感染」、「沾染」、「一塵不染」。
患、得。如:「染病」。
男女間的不正常關係。如:「他們兩人有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弄髒。[例]汙染、汙衊、汙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贊成,持抗議立場的。[例]反核、反汙染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件。行為改變技術能解決個人與社會問題,增進人類適應功能。如:以獎金來提高工作效率,以罰款來管制交通、汙染問題。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類型行為改變技術源自行為學派,強調可觀察(看得見)、可測量的具體行為。其理論類型大致區分如下:反應性制約「制約」是一種事物的成立,以他種事物為先決條件。(如:水遇熱化為水蒸汽,遇熱就是水蒸汽的制約)。反應性制約是刺激的配對與替代,是被動的行為。如:電視廣告運用此原理,人們看見美女產生愉快反應,使汽車(或化妝品)與美女伴隨出現,則會有購買的慾望。又如教學情境也是如此,學生害怕處罰,老師在實施處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沾汙、汙染。《莊子.讓王》:「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如避之以絜吾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