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琉璃波紋小灰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琉璃波紋小灰蝶 Jamides bochus formosanus 翅腹面黃褐色,具多條白色波浪細紋,前翅前緣不具波浪紋,肛角具眼點跟尾突,眼點內亮鱗不發達,外圍橘色紋為U字形,雄蝶翅背面前緣及外框黑色,其餘為寶藍色金屬亮鱗,雌蝶翅背面前緣及外框深褐色,其餘為不具金屬光澤的水藍色。幼蟲食草為豆科的葛藤、刀豆、濱刀豆、台灣葛藤、黃野百合、大葉野百合及太陽麻等。雌蝶將卵產在花苞附近,並會覆蓋泡沫膠狀分泌物,幼蟲孵化便向下鑽入寄主組織中取食,最後在寄主根部附近或莖葉上化蛹。成蟲出沒於5~12月,在寄主附近低矮植物吸花蜜及露水,雄蝶具有領域性。全台平地至海拔1000公尺的山區都可見,此外在琉球、華南、...
素漂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素漂波紋蛾 Psidopala shirakii (Matsumura, 1931) 素漂波紋蛾屬於中小型昆蟲,翅展27-34mm,前翅長14-17mm。 台灣特有種。發生期自三月到十一月,主要發生在中海拔森林,但在合歡山地區常被觀察到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地區活動。在台灣分佈很廣,但數量較為稀少。成蟲易被人為光線吸引,即使在寒冷的環境也會出來活動。
鹿野波紋蛇目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鹿野波紋蛇目蝶 Ypthima praenubila kanonis Matsumura, 1929,亦稱巨波眼蝶、前霧翟眼蝶或四目蝶。本種為台灣特有亞種,屬中型蛺蝶,為台灣產波紋蛇目蝶屬 (Ypthima) 中體型最大者。本種前後翅背面為暗褐色,前翅近翅端有1枚眼狀紋,後翅近肛角處通常有2枚明顯的眼狀紋;腹面褐色,密布黃白色細紋,前翅近翅端有1枚眼狀紋,後翅近頂角有1枚大眼狀紋,肛角處有3枚依序排列的眼狀紋。本種的翅紋排列近似達邦波紋蛇目蝶 (Y. tapppana Matsumura) 但達邦波紋蛇目蝶體型較小,後翅的眼狀紋大小也較一致。 本種一年一世代,6~7月可見成蟲活動。目前已知幼蟲...
波紋櫻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略呈3角形,殼中型殼長4-5公分,殼的後部有一角伸出,韌帶細長角質,殼表生長紋很密為波紋狀凸。殼色乳白,鉸齒成橙色。
台迪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迪波紋蛾 Demopsestis formosana Yoshimoto, 1983 台迪波紋蛾屬於中小型昆蟲,翅展33-39mm,前翅長13-17mm,本種成蟲常與Takapsestis wilemaniella搞混,後者前翅底色為較均勻的灰色 本種標本多半採集自介於海拔2000~2600公尺的闊葉林區。成蟲發生期為冬末至春末(二月至五月),為台灣特有種。
波紋小灰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紋小灰蝶 Lampides boeticus 翅腹面淡褐色,間雜褐色及白色波浪紋路,後翅肛角2個眼紋及一個尾突, 眼紋後緣為銀色邊,前緣為橙色斑,後翅外緣1/3處為白色帶紋。雄蝶翅背面整片藍色琉璃色亮鱗,雌蝶亮鱗集中在基部,其餘為黑褐色。幼蟲以豆科的大葛藤、濱刀豆及各種豆科作物。雌蝶將卵產在獨立的花梗、花柄或果莢上,幼蟲便鑽入花或果莢裡取食,直至終齡才鑽出來在低處化蛹。成蟲多出現在向陽的林緣、荒地、草地、耕地或是溪流旁,吸食低矮植物的花蜜或鳥糞。成蟲發生期在6月,分佈在全台1500公尺以下的山區平地,除台灣外,在亞洲東南部、歐洲南部、澳洲北部及非洲北部也有亞種分佈。
塞聶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塞聶波紋蛾 Neotogaria saitonis Matsumura, 1931 塞聶波紋蛾屬於中小型昆蟲,翅展41-47mm,前翅長19-24mm。 本種一年一世代,在春季出沒。常在中高海拔落葉樹林被採集(1000-2100公尺,多數的採集紀錄為1300-1500公尺之間),發生期為2月至4月(巔峰期為3月初),有強烈的趨光性。
平漂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漂波紋蛾 Psidopala pennata (Wileman, 1914) 平漂波紋蛾屬於中小型昆蟲,翅展30-36mm,前翅長15-18mm。 台灣特有種。高山物種,在三月至九月間可以看見,大多數出現在早春期間。大部分的觀測紀錄都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本種棲息於落葉林分佈的最高界,通常零星且不多見。成蟲易被人為光線吸引,即使在寒冷的環境也會出來活動。
暗灰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灰波紋蛾 Nothoploca endoi Yoshimoto, 1983 暗灰波紋蛾屬於中小型昆蟲,翅展25-31mm。 常在秋季出沒,成蟲發生於早秋,自9月開始有個體發生,直到11月初。棲息在高海拔的林區。幼生期和幼蟲寄主未知。台灣特有種。
黑指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胸甲背面乳白色與灰綠色互雜,側緣的顆粒淡橙色,中胃區、後胃區及後側區各有淡棕色斑塊,眼睛棕褐色。螯足指節黑色,尖端白色,步足指節尖爪亦黑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