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紋蛾 Parapsestis tomponis (Matsumura, 1933) 圍波紋蛾屬於中小型昆蟲,翅展34-46mm,前翅長18-21mm。 原名亞種為台灣特有。本種棲息於海拔較高的森林區域,約三月底可發現成蟲。
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16mm;觸角呈稍粗的絲狀;頭部鐵灰色,胸部灰白色,腹部淡灰褐色;前翅長,頂角直角狀,外緣向外彎,翅身於前中段至少可見三條微向外彎曲的平行暗色線紋,線紋區間色調黯淡,中段具有兩個橫向的框黑邊的橢圓斑,後中線呈黑色細線而於中段與近內緣段分別向外彎曲,亞外緣段各脈間具有黑色短線紋;後翅主色淡白褐色而近外緣色調漸深。外觀非常近似同季節同地域發生的台圓波紋蛾(Demopsestis formosana),然而該種翅身色調較深,前翅僅中段具有一條明顯橫向黑線紋,而中央橢圓斑僅有一個,以此可作初步辨識。
波紋枯葉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雄蟲約32-40mm,雌蟲約45-60mm,體型壯碩;雄蟲觸角長雙櫛齒狀,雌蟲者短雙櫛齒狀;頭、胸與腹部淡棕色至紅棕色,隨個體有差異,腹部末端著生毛束;前翅寬大,前緣與外緣分別向外彎,底色同體軀者,前中段與中段間具有一淡色圓斑,雄蟲中線暗褐色,雌蟲前中線、中線與後中線皆呈暗褐色而明顯,雌雄蟲亞外緣線暗棕色,於各脈間較為明顯;後翅褐色無明顯紋路。外觀非常近似馬尾松毛蛾(Dendrolimus punctatus),然本種前翅較為寬大且橫線紋較為明顯而可作初步的辨識。幼蟲色紋多變,終齡幼蟲中匈至腹部第九節各節背方具有三角或是菱形暗斑。
波紋黛眼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眼蝶。軀體背側褐色,腹側胸部褐色,腹部灰白色。前翅直角三角形。後翅卵形,M3室脈末端有短尾突。前、後翅外緣均略呈波狀。翅背面底色褐色,前、後翅外緣有細帶,前翅翅端有小白紋,雌蝶於前翅中央有斜白帶,雄蝶僅有模糊淡色細線。前、後翅外側常有模糊黑色紋列,尤其在雌蝶。翅腹面底色淺褐色,前、後翅外緣有橙色細帶,其內緣有細白邊。翅面外側有眼紋列作弧形排列,眼紋外鑲白環,內側黑紋形狀不規則,含細小白點。翅基有白線貫穿翅面內側。前翅中央有斜白帶,於雄蝶較窄,色調較淡,雌蝶粗而鮮明。緣毛黑白相間。
圍異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翅長約 36-45mm;觸角絲狀,雄蟲者較粗;體軀與前翅主要銀灰色,頸片與胸部背方鐵灰色;前翅寬,頂角直角狀,外緣向外彎,前緣近基部1/3與2/3段分別具有一鐵灰色大型斑塊,環紋與腎紋皆呈小白點狀;後翅灰色。
波紋珊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型群體呈表覆形,邊緣葉片形;大型群體之表面常具有形態不規則的板葉狀或脊狀突起,其直徑可能大於10公尺。珊瑚石相連在一起,略成同心圓排列,在不規則分枝或板葉狀上的珊瑚石排列則呈不規則的縐褶;珊瑚石中央具有明顯的中柱。生活群體為藍灰或褐色。
四葉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胸甲近圓形,前半部各區具大顆粒,後側區顆粒較少,額分四葉,具小顆粒,各葉間的凹陷深。背眼窩緣隆起,顆粒明顯。螯足甚不對稱,除掌部內側緣下半部稍光滑外,前六節表面密布不等大顆粒及瘤突。大螯指節粒狀,動指彎區,內緣具2 齒,不動指短於可動指。步足粗短,各節表面密具絨毛及齒狀突起顆粒,指節具角質尖爪。
阿里山斑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翅長約 37-44mm;觸角絲狀,雄蟲者較粗;頭部、頸片、後胸、胸翅主色與腹部深褐色,中胸背方粉紅色;前翅寬而長,頂角直角狀,外緣些微向外彎,基部中段向前中段延伸一粉紅色方斑,前緣近中段與近頂角分別具有一粉紅色斑塊,臀角與內緣近臀角1/3段分別具有一大一小的黃褐色斑。
臺灣銀斑異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翅長約 38-45mm;觸角絲狀,雄蟲者較粗;體軀與前翅主要銀灰色,頸片鐵灰色;前翅寬,頂角直角狀,外緣向外彎,前中段與中段間以及後中段呈鐵灰色帶紋,環紋與腎紋分別呈圓形與彎豆形;後翅淡灰褐色。
大斑波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體色黑色。前翅有五枚近似圓形或半圓形的白色斑紋,斑紋內有大小不等的棕色斑紋,前翅主要以黑色為主。後翅銀灰色無明顯特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