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健、強勁有力。《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宋.陸游〈江樓醉中作〉詩:「淋漓百榼宴江樓,秉燭揮毫氣尚遒。」
興味索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興會淋漓、興致勃勃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荒淫的面目和禍國殃民的罪行,必然懷有強烈的憎恨。這一點在不朽的名篇《兵車行》、《麗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杜甫的詩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藝術記錄,以積極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實、深刻地反映了極為廣泛的社會現實,在我國悠久的文學史上,杜甫詩歌的認識作用、借鑒作用、教育作用和審美作用都是難以企及的。 藝術特色 杜詩最大的藝術特色是,詩人常將自己的主觀感受隱藏在客觀的描寫中,讓事物自身去打動讀者。且杜詩語言平易樸素、通俗、寫實,但卻極見功力。他還常用人物獨白和俗語來突出人物性格的個性化。在刻畫人物時,杜甫特別善於抓住細...
有聲有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淋漓盡致,精采動人。《老殘遊記》第七回:「若求在上官面上討好,做得烈烈轟轟,有聲有色,則只有依玉公辦法。」《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半夜裡起身,磨好了墨,立刻做了一個招撫義和團的摺子,把義和團說得有聲有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鼻涕。《詩經.陳風.澤陂》:「寤寐無為,涕泗滂沱。」唐.李朝威〈柳毅傳〉:「悲泗淋漓,誠怛人心。」
神出鬼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én mò guǐ chū釋義︰猶「神出鬼沒」。見「神出鬼沒」條。 01.宋.蘇軾〈玉堂硯銘〉:「淋漓蕩潏,神沒鬼出,與可之筆。」
冉伯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全身都長出密密麻麻的、有稜角的魚鱗片,輕輕一搔,鱗片便屑屑落下。漸漸的鱗片迸裂,以至皮肉潰爛,濃血淋漓,不堪入目,異臭撲鼻,不僅別人感到厭惡,他也自慚形穢,因而不肯與人交接,逢人常常避道而行,生怕傳染了人家。孔子卻從未因冉伯牛患有惡疾而嫌棄他,並常在弟子中稱道他的德行,將他與顏回並駕齊驅。 思想沒有特殊記載 著作沒有特殊記載 評價冉伯牛以德行著稱,是一位德行高尚的君子,為人「危言正行」,是孔門四科十哲之一,德行與顏淵、閔子騫、仲弓齊名。《論語‧先進》曾經記述孔子對弟子冉伯牛的評價:「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成竹在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曾告訴蘇軾說:「畫竹之前,胸中必須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然後心手相應,如此才能將竹子生動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段文字成為古代重要的繪畫理論。後來「胸有成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處事有定見。
香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用以形容女子的汗水。如:「香汗淋漓」。《俠義傳》第一一○回:「且說蔣平因他姐妹無有坐騎,只得拉著馬一同步行。剛走了數里之遙,究竟鳳仙柔弱,已然香汗津津,有些嬌喘吁吁。」
杯盤狼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酒席完畢,杯盤散亂的情形。唐.杜甫〈鄭典設自施州歸〉詩:「敕廚倍常羞,杯盤頗狼籍。」《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草堂中杯盤狼籍,殘羹淋漓。」也作「杯盤狼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