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37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承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希望、指望。《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李陵變文》:「結親本擬防非禍,養子承望奉甘碎(脆)。」元.楊顯之《瀟湘雨.楔子》:「若不是漁翁肯把咱恩養,這潑性命休承望。」
通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主人收為姬妾,但比正式娶的妾地位低下的丫頭。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老實說,梅香便做梅香,也須是個通房。要獨佔老公,這個不許你的。」《醒世恆言.卷一九.白玉孃忍苦成夫》:「不要說起!當初我因無子,要娶他做個通房。」
孛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雜劇中對老翁的稱呼。元.楊顯之《瀟湘雨.楔子》:「外扮孛老,上,見正旦科,曰:『兀那女子,你何方人氏?』」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孛老同二倈上開:『老夫姓申名晉字敏道,祖居洛陽人也。』」
可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疑問性語助詞,無義。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一折:「父親別後難根究,這一片悠悠,可也還留得殘生否?」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你娘可也過七旬,你爹整八十,又無個哥哥妹妹和兄弟。」
走投沒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意思就是不知走向何處、投向何方,眼前無路可走了,用來比喻一個人陷入困境。元代時,楊顯之所寫的戲曲《瀟湘雨》第三折中,就用了「走投無路」來表示主角的困境。內容描述女主角張翠鸞被押解,經過沙門島,碰到一場大雨,又冷又溼,不但雙腳陷在泥濘中,舉步維艱,又閃了腰,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覺得這沙門島簡直是人間煉獄。「走投無路」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無路可走,處境窘困。
左右兩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境尷尬,進退不得。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一折:「我欲待親自去尋來,限次又緊,著老夫左右兩難,如何是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左右兩難,為此想起這般命苦,忍不住傷悲。」也作「左右為難」。
誰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誰人。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屈屈屈!這煩惱待向誰行訴。」《元朝祕史》卷二:「分付他合答安名字的妹子看著。說:『任誰行休對他說。』」
鞍馬勞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策馬奔馳,疲勞困頓。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興兒,我一路上鞍馬勞頓,我權且歇息。」《精忠岳傳》第四二回:「恐王姪一路速來,鞍馬勞頓,故令王姪回營安歇。」也作「鞍馬勞倦」、「鞍馬勞神」。
關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役卒。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昨日打將前路關子來,道廉訪使大人在此經過,不免打掃館驛乾淨。」
不甫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發語詞,無義。不甫能指好不容易。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不甫能蟾宮折桂枝,金闕蒙宣賜。」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三折:「都做了一春魚鴈無消息,不甫能一紙音書盼得。」也作「不付得」、「不付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