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超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瀟灑、超逸
風流醞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風流瀟灑,含蓄有致。《隋書.卷七五.儒林傳.元善傳》:「然以風流醞藉,俯仰可觀,音韻清朗,聽者忘倦。」也作「風流蘊藉」。
俊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姿瀟灑,才智出眾的人。《三國演義》第八六回:「大王乃命世之英豪,諸葛亮亦一時之俊傑。」《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京師池館,又看俊傑來遊;江北家鄉,不見英賢豪舉。」
儀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貌姿態。如:「儀態瀟灑」。
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13年山東濟甯喻北屯城南張村一個東漢墓中出土了23塊石畫,上繪八人在表演踢毽子,他們動作和諧舒展、瀟灑自然。 益處 這項運動可以調節腦、眼、神經系統的配合與協調能力,可以活動四肢、腰、頸等處關節,促進血液迴圈、增強心肺功能。 動作踢毽子的動作通常有左右對稱的兩套踢:即足內腳面向內中線抬起踢毽子掰:足外側腳面向側身抬起踢毽子抬:屈膝抬腿,腳面正向上踢蹶:直膝用腳面踢跨:一腿從落下毽子上方跨過,另一足內側踢毽子:一腿躍起屈跪收起,另一腿在其下足內側踢 (這個動作叫什麼忘了)跪:用膝蓋踢打:動作似跨,但非踢腿不跨,只是踢腿...
王羲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覽之莫識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唐李白有詩《王右軍》曰:「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山陰過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著作唐太宗時,王羲之的書法有3000多卷,到宋太宗時只有160餘件,今天全世界存世的王羲之摹本僅有20件。快雪時晴帖 (唐代摹本,和中秋帖及伯遠帖合稱三希,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蘭亭序 (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顏真卿之祭侄文稿為"第二",蘇軾之黃州寒食詩帖為"第三"),神龍本,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黃庭經 (亦名《換鵝帖》,宋拓本藏於北京故宮...
落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舉止瀟灑自然,心胸曠達率真。如:「落落大方」。《晉書.卷一○五.石勒載記下》:「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
清風兩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得身子輕飄飄的,他拄著手杖伴隨月光漫步到長橋。「兩袖清風」可能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就用來形容瀟灑飄逸、超脫凡俗的樣子。(三)「兩袖清風」原作「清風兩袖」。明代廣泛流傳一則關於于謙為官清廉的故事,內容是說于謙之前的河南官吏在回京城議事時,都會順便帶點絹帕、磨菇之類的地方特產,當作交際應酬的禮品。可是于謙在當河南巡撫時,每次回京城議事都不曾帶任何珍貴的物品去饋贈權貴,藉以拉攏關係,還寫下一首〈入京〉詩說道:「那些地方特產本是供人民享用,只因官員強行搜括反使人們遭殃。回京時,我是什麼也沒帶,只有『清風兩袖』去朝見天子,免得老百姓來道短說長。」後來「兩袖清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
俊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瀟灑、灑脫
雲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筆勢瀟灑自如。唐.杜甫〈飲中八僊歌〉:「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