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憤填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裂冠毀冕:比喻破壞傳統文化。冠、冕,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 2、「填膺」: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據《全唐詩.卷二一四.高適》引)睹君濟時略,使我氣填膺1>。長策2>竟不用,高才徒見稱。一朝知己達,累日詔書徵。羽翮忽然就,風飆誰敢凌。舉鞭趨嶺嶠,屈指冒炎蒸。北雁送馳驛,南人思飲冰。彼邦本倔強,習俗多驕矜。翠羽干平法,黃金撓直繩。若將除害馬,慎勿信蒼蠅。魑魅寧無患,忠貞適有憑。猿啼山不斷,鳶跕路難...
|
憤氣填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裂冠毀冕:比喻破壞傳統文化。冠、冕,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 2、「填膺」: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據《全唐詩.卷二一四.高適》引)睹君濟時略,使我氣填膺1>。長策2>竟不用,高才徒見稱。一朝知己達,累日詔書徵。羽翮忽然就,風飆誰敢凌。舉鞭趨嶺嶠,屈指冒炎蒸。北雁送馳驛,南人思飲冰。彼邦本倔強,習俗多驕矜。翠羽干平法,黃金撓直繩。若將除害馬,慎勿信蒼蠅。魑魅寧無患,忠貞適有憑。猿啼山不斷,鳶跕路難...
|
推誠置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推心置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載,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推行改革政策,卻因法令煩苛,弄得民不聊生,四方分裂。此時劉秀兄弟也以恢復漢室為號召,擁立劉玄為更始皇帝,加入反王莽政權的陣容。劉秀待人誠懇,擅於用兵,軍民悅服。邯鄲一役,劉秀大敗莽軍,被劉玄封為蕭王。後來劉秀又北上擊敗強大的銅馬軍以及其他的割據勢力,戰敗軍隊紛紛投降。劉秀收編降卒,原先的首領也都分派官職。但是這些首領們仍然心存疑慮,深怕劉秀終會對他們不利。劉秀看出他們的心態,就下令讓他們仍然回去帶領自己的部隊,自己只帶著極少的隨從前去巡察。降將們看到劉秀對他們毫無戒心,十分信賴,便...
|
亂首垢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5) 嘗:同「嚐」,辨別滋味。
(6) 亂首:頭髮散亂。
(7) 垢面:汙穢不潔的面容。
|
琰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上尖下方的玉器。長九寸,為糾舉諸侯行為的象徵、準則。《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琰圭九寸,判規以除慝,以易行。」漢.鄭玄.注:「諸侯有為不義,使者征之執以為瑞節,也除慝誅惡逆,也易行去煩苛。」
|
頭蓬面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5) 嘗:同「嚐」,辨別滋味。
(6) 亂首:頭髮散亂。
(7) 垢面:汙穢不潔的面容。
|
面垢頭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5) 嘗:同「嚐」,辨別滋味。
(6) 亂首:頭髮散亂。
(7) 垢面:汙穢不潔的面容。
|
蠲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削減、免除。《漢書.卷二三.刑法志》:「蠲削煩苛,兆民大說。」
|
隨車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著官吏車駕所降的雨。《後漢書.卷三三.鄭弘傳》:「政有仁惠,民稱蘇息」句下章懷太子注引謝承書曰:「弘消息繇賦,政不煩苛。行春天旱,隨車致雨。」南朝梁.庾肩吾〈從駕喜雨〉詩:「復此隨車雨,民天知可安。」
|
苛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煩苛的惡俗。《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寵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