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9.67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正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文或主要文句。《朱子語類.卷一一.讀書法下》:「大凡人讀書,且當虛心一意,將正文熟讀,不可便立見解。」《儒林外史》第一回:「這不過是個楔子,下面還有正文。」
神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聰慧異常的幼童。《三國演義》第六九回:「子春反覆辯難,輅對答如流。從曉至暮,酒食不行。子春及眾賓客,無不歎服。於是天下號為『神童』。」《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自小七八歲上,就是個神童。後來經史子集之書,無一樣不曾熟讀。」
通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貫通明曉。《管子.明法解》:「聞禍福之事不通徹,人主迷惑而無從悟。」《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自小七八歲上,就是個神童。後來經史子集之書,無一樣不曾熟讀,無一樣不講究,無一樣不通徹。」
瓦歷斯‧諾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筆名。省立台中師院畢業,目前任教於台中自由國小。  師專時期,瓦歷斯即開始創作,並加入「彗星詩社」,熟讀周夢蝶、余光中、洛夫、楊牧等詩家之作品,後來因接觸吳晟的詩,對詩的基本觀點,有了極大的變化,開始注意到勞苦大眾的生活。 1984 年,閱讀《夏潮雜誌》,進一步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處境,他成了民族的作家。 1990 年八月創立《獵人文化雜誌》,至 1992 年十月改現為「台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致力於相關原住民資訊的處理及事件的分析,具有文化、社會運動的性質。 1993 年獲「 1992 年年度詩獎」,同年十月,更以...
對牛鼓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牛彈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牟子(?∼西元79年),本名牟融,東漢人,熟讀經史百家,並精通佛理,許多儒家學者都向他請教有關佛學的問題。不過牟子在對儒家學者講解佛理時,總是引用儒家的經書來作說明,有人問:「您說佛家經典那麼多,內容廣博深厚,為什麼不用佛經講解呢?」牟子答道:「你們對儒家經典的內容很熟,如果我引用儒家經典解釋佛理,你們很容易就能了解。反之,我若是引用佛典,就像對瞎子說各種漂亮顏色,對聾子演奏音樂,一點幫助也沒有。就是師曠那樣的音樂大師,無論技藝多麼精巧,也不能彈奏沒有琴弦的琴;狐貉的皮毛雖然暖和,但也不能溫暖沒有生氣的死人。例如春秋魯國的公明儀,有一次看見一頭牛在吃...
攻苦食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刻苦,飲食粗淡。亦用於形容不求物質享受、刻苦自勵。唐.王維〈為相國王公紫芝木瓜讚并序〉:「其霜露之惕,攻苦食淡,寢苫枕塊。」宋.楊時〈俞氏墓誌銘〉:「初伯父亡子尚幼,夫人以孀稚自營,攻苦食淡,仰取俯拾,卒克有家,子孫賴之不墜先業。」《宋史.卷四五九.隱逸列傳下.徐中行》:「得瑗所授經,熟讀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爐,夜不安枕者踰年。」
紙上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紙上談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奢》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說起用兵的方法有條有理,自覺天下人都無法超越他。有一次,與父親談論起作戰之道時,連父親也都駁不倒他。可是趙奢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值得稱頌嘉許的事,並且告訴妻子說:「作戰是一件攸關生命安危的事,而趙括卻看得太容易了,將來趙王沒有用他當將軍就罷了,如果起用他,那麼讓趙國大敗的一定就是趙括。」後來,秦國出兵攻打趙國,當時趙奢已經去世,相國藺相如又病重無法輔政,只剩大將軍廉頗獨撐大局。廉頗治軍有方,深謀遠慮,他見秦軍強大,不能硬拚,於是下令堅守營壘,不理秦軍百般挑戰,使秦兵久...
以身試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身試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王尊》載,漢代王尊,是位廉潔奉公、處事嚴明、不畏豪強的官吏。在他小時候父母親過世後,就跟著伯、叔父,以幫人牧羊維生。他十分好學,牧羊之餘,熟讀史書,日後也因此而有機會擔任官職。元帝時,他被擢升為安定太守,一上任就發出公告給所屬縣衙,告誡官吏要以身作則,當人民的表率,革除貪婪鄙陋的惡習,明察謹慎的盡守職責,不要無視法律尊嚴,而親身去試探。後來「以身試法」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無視於法律的制裁而故意犯法。
成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讀能誦。《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傳六.劉恕傳》:「恕少穎悟,書過目即成誦。」《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生而穎慧,學語時,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誦。」
安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心舒適地躺在枕頭上,指安穩地睡覺。亦比喻無憂無慮。《史記.卷九一.黥布列傳》:「使布出於上計,山東非漢之有也;出於中計,勝敗之數未可知也;出於下計,陛下安枕而臥矣。」宋.陸游〈&f2bd4_.gif;上〉詩:「病叟少安枕,驚禽無穩棲。」《清史稿.卷三八八.列傳.官文》:「賊情詭譎,軍情隨時變幻。武漢之賊一日不盡,荊州不得安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