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41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念不絕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中不停的稱述。《儒林外史》第五一回:「官司完了,同鳳四老爹回到家中,念不絕口的說道:『老爹真是我的重生父母,再長爹娘,我將何以報你!』」
也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曾經。《醒世恆言.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昨夜也須告過公公得知,丈夫無端賣我,我自去對爹娘說知。」
惠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飯館、茶樓等處邂逅親友,而代為付賬。《負曝閑談》第一八回:「周大文豪見他摸出鈔票,肯替自己惠鈔,便沒口子的說道:『黃兄,你代我解了這場圍,賽過重生父母、再世爹娘了。』」也作「會帳」。
目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前、現在。《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孩兒領爹娘慈旨,目即離去。」
關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數用語。舊時星命家認為人遇到災難,乃是命中注定,稱為「關煞」。《喻世明言.卷二八.李秀卿義結黃貞女》:「幼年間爹娘與我算命,說有關煞難養,為此穿破兩耳。」
討個分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弄清楚,說個明白。《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煩你明日對他說一聲,既有了主顧,可同我丈夫到爹娘家中來討個分曉,也須有個下落。」《金瓶梅詞話》第八六回:「次則陳經濟耐搶白,臉而揚著,不消你枉話兒絮叨叨,須和你討個分曉。」
反磕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對論調。《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連他的爹娘和世上的人可就都把他看得輕賤了,這是孟夫子當日和周霄打了一個鶯鶯跳過粉皮牆的反西廂反磕兒。」
老背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罵人年老糊塗。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則您這一家兒端的是嫌誰?』『俺爹娘他須是老背悔。』」也作「老背晦」。
過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蒙,瞞騙過去。《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三娘子背著莊院,把嫂嫂過漫,分釵股與了一半,絕早侵晨見爹娘,便再言情款。」
半絲麻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些微的私弊和嫌疑。絲和線是私、嫌的諧音雙關語。《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為神》:「我的爹娘記掛我,時常教他來望我,有甚麼半絲麻線?」也作「皁絲麻線」、「絲麻皁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