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翅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身體順著上升的氣流浮起,幾乎不需要拍動翅膀就能夠飛行好幾個小時。這些利用氣流飛翔的鳥兒,常常邊尋找獵物邊飛行,一旦發現獵物後,就將翅膀往上揚並下壓,鎖定獵物,像這樣的飛行方式,我們通常稱為空中懸停。(註1) 飛的最快的鳥類雨燕是世界上飛的最快的鳥類,雨燕因為翅膀細長,且飛行時向後彎曲,就像一把彎彎的鐮刀,平時可達到每小時170公里,最快時更可達352.5公里。(註2) 最大...
|
爪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的尖爪和利牙。[例]老鷹、獅子尖利的爪牙,都是捕食獵物時的利器。
|
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裂腳亞目犬科。外形似狼,前後肢各有四趾,比其他犬科動物少一趾。聽、嗅、視覺都非常敏銳,犬齒像刀片一樣銳利。善跳躍,性凶殘,常群體合作圍捕鹿、水牛等大型獵物。
|
螢火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就開始孵化成幼蟲。2. 幼蟲生活在水中或潮濕的地方,主要吃水邊的螺類和蝸牛,螢火蟲會先用唾液麻痺獵物,然後分泌消化液把肉分解為液體,再用口器吸食。3. 成蟲可活15天左右,通常只喝露水,雄螢火蟲有兩對發光,雌螢火蟲則只有一對發光,但雌螢火蟲的體型比雄螢火蟲的體型大,所以發的光也會比較亮。4. 蛹:到了五月,幼蟲會在地上挖洞,然後在洞裡脫皮,化成蛹。幼蟲通常要脫六次皮才會變成蛹,等到30天後,就可以羽化變成蟲。 發光的秘密為何螢火蟲從卵到成蟲都會發光呢?原來是因為螢火蟲的尾部發光器內含有螢光素,牠們可以藉由呼吸讓發光酶...
|
豺狼當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糾舉違法之事。每郡分二至五部,每部置督郵一人。
(4) 敕:命令。
(5) 鷹隼始擊:鷹、隼開始獵物。隼,音ㄓㄨㄣˇ,鳥綱鷲鷹目。性情敏銳,飛行速度極快,獵人常養來幫助捕獵鳥兔。鷹、隼在此比喻嚴吏。
(6) 天氣:季節時令。
(7) 嚴霜:寒霜,比喻嚴厲。
(8) 掾部:指侯文所主之東部轄區。掾,音ㄩㄢˋ,官府。
(9) 渠:豈,通「詎」。
(10) 卬:音|ㄤˇ,通「仰」,抬頭向上。
(11) 寶:孫寶,字子嚴,西漢潁川人,生卒年不詳。以明經為郡吏,薦為議郎,遷諫大夫。成帝時歷任益州、冀州刺史,拜廣漢太守,政績佳,吏民稱頌,後為京兆尹。哀帝時徵為諫大夫,遷司隸。尚書僕射鄭崇下...
|
北極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了吃魚,有時也會捕捉北極狐、馴鹿或海豹,由於冰原上的食物不多,所以北極熊整天忙著在浮冰和雪地上追逐獵物。北極熊的腳掌有五根爪子,牠們用四肢奔跑與行走,如果準備發動攻勢,就會用後腿站立,揮動前掌攻擊敵人,由於牠們的腳底有毛,因此就算在冰滑的雪地上奔跑,也不會失足滑倒。 【居住習性】北極熊沒有固定的住所,一般來說,公熊是四海為家的流浪漢,而懷孕的母熊則會在背風面挖掘雪洞過冬,期間並產下幼熊。母熊每兩年生產一次,每次產下一至兩隻幼熊。剛出生的幼熊只有兔子那麼大,眼睛睜不開,耳朵也聽不見,大約要到兩歲時才能完全獨立生活。北極熊...
|
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屬於海豚科。海豚都以魚類為食,長吻的海豚上下骨頭有多達260顆,形狀全都相似,適合捕捉那些滑溜溜的獵物。海豚經常在船隻周圍的渦流中嬉戲,好像在表示對人類的友善,不過似乎人類並不領情,大量的海豚被人類捕捉,有時是無意落入漁網的,其他狀況是被人類獵殺當作時食物,使得海豚數量大量下降。(註1)2. 在水面游動時,海豚會頻繁的呼吸。根據紀錄顯示。海豚每分鐘呼吸多達4次。牠們的噴氣現象也不是很明顯,但經常發出巨大的聲響。(註1)3. 鯨、海豚和鼠海豚都屬於鯨目動物,牠們看起來好像身體很大的魚,但事實上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類動物。這...
|
狼性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狼也很想當一善良的動物,但狼也知道自已的胃口只能消肉,所以狼唯一能做的就是干干凈凈地吃掉每一次的獵物。 領導者懂得所謂職業化就是利益背后的原則高于一切,是法不容情。 七,知己知彼 狼尊重每一個對手,狼在每次攻擊對手前都會去了解對手,而不會輕視它,所以狼的攻擊很少失誤。 領導者明白勝利并不是說明自己強大,而是說明自己比對手更用心。 八,授之以漁、原則至上 狼會在小狼有獨立能力的時候堅決離開它,因為狼知道,如果當不成狼,就只能當羊了。 領導者絕不把精力放在落后的員工身上,而是把精力放在表現不錯的員工身上,放在那...
|
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毒牙的大蛇,長二丈以上。多產於熱帶及亞熱帶水邊,以捕食獸類為生。肉可食用,皮可製成裝飾品。或稱為「蟒蛇」。如:「蟒平時棲息在樹上,捕食獵物時,才會下來。」
|
涸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雍季,雍季說:「把澤水排光來捕魚,一定捕得到,但明年就沒有魚可捕了;把草木燒光來打獵,一定可以捉到獵物,但明年就沒有獸可以獵了。雖然這次用詐術應戰,取巧可行,但下次就沒效了,並不是長久之計。」最後,文公還是用咎犯的建議,打敗了楚國。論功行賞的時候,雍季的功勞比咎犯高,大臣們勸諫說:「這次打了勝仗,全靠咎犯的計謀,但行賞卻把他排在後面,也許不可以吧?」文公說:「雍季的話,是為國家百世的利益,而咎犯的建議,卻只是因應一時的情勢,哪有把一時之務排在百世利益之前的道理呢?」後來「竭澤而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盡其所有,不留餘地。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