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67 ms
共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知明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隨隱漫錄》卷一引西山蔡先生對子孫的訓示說:「蓋不識好惡,如童稚,如醉人,雖有罪可赦,若知而故犯,王法不可免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不明是非,就像小孩子和醉漢,如果犯錯,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果是已經知道不對了,還去犯錯,那就應該受法律制裁。這裡的「知而故犯」就是「明知故犯」的意思。後來「明知故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明明知道不對,卻故意去做。在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一五.德山志先禪師》也有「知而故犯」的說法。「明知故犯」不一定單指犯法而言,泛指一切明知事情是錯的,卻故意去觸犯的行為。如明代鄭若庸《玉玦記》第二二齣:「正是明知故犯,也因業在其中。」又如《文明小史》第四○回:「人家尚且...
|
天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王法、國法。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吾王於是設天網以該之,頓八紘以掩之。」
|
弓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元朝時專門負責治安的人員,後泛指捕快。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四折:「我領著眾弓兵,不問那裡趕將去。」《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弓兵前來護救,都被他殺傷了。」
|
刑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刑罰。《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一出》:「誰知命運遭乖蹇,今朝受刑憲。免教受掤扒,感恩即非淺。」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叫聲屈動天驚地。」
|
天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的綱紀。指王法。《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郤正》:「今天綱已綴,德樹西鄰。」
|
王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王法。《文選.張衡.東京賦》:「奢未及侈,儉而不陋。規遵王度,動中得趣。」唐.杜甫〈宿花石戍〉詩:「山東殘逆氣,吳楚守王度。」
|
突突囔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言自語的低聲抱怨。《西遊記》第九四回:「獃子爬將起來,突突囔囔的道:『好貴人!好駙馬!親還未成,就行起王法來了!』」也作「突突噥噥」。
|
刀杖器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古代兵器。《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
|
神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的責罰。《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何況而今道流專一做邪淫不法之事的,神天豈能容恕!幽有神譴,明有王法,不到得被你瞞過了。」
|
沒臉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臉、沒有顏面。《紅樓夢》第六八回:「幹出這些沒臉面,沒王法,敗家破業的營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