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撥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擺布、玩弄。《文明小史》第四回:「一個西崽,畢竟粗人,由人撥弄,只是不知。」
搗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弄、玩弄。也作「鼓搗」。
多重障礙兒童身心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愈大。不過有些多重障礙的兒童會有自我刺激的行為,譬如身體或頭部的前後搖晃、彈手指、磨牙、旋轉物品、玩弄或咬手指等等。或者有自傷的行為,如用自己的身體或頭部撞擊堅硬的物體或牆壁、打、擰、抓、搔、挖、咬自己或戳眼晴或受傷的傷口等等。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極重度障礙者英文關鍵字: the most profound disabilities 參考資料: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育導論, 2006年10月,頁423-424,華書局有限公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摩。《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鑱石撟引,案杬毒熨。」唐.司馬貞.索隱:「杬謂按摩而玩弄身體使調也。」
賣弄玄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意玩弄花招,使人不可捉摸。參見「故弄玄虛」條。如:「他素來愛賣弄玄虛,話常說到一半便住口。」
賞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賞玩弄。唐.韓愈〈詠雪贈張藉〉詩:「賞玩捐他事,歌謠放我才。」《儒林外史》第八回:「人人見了,賞玩不忍釋手。」
逐末捨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玩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供遊戲玩弄的東西。如:「玩具手槍」、「玩具店」。《孽海花》第二一回:「最奇怪的,竟有人到上海採辦東西洋奇巧玩具,運進京來。」
玩人喪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書經.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權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巧的權謀、手段。[例]腳踏實地的苦幹,要比玩弄權術來得可靠實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