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體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切實而簡要。《書經.畢命》:「政貴有恆,辭尚體要,不惟好異。」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蓋周書論辭,貴乎體要;尼父陳訓,惡乎異端。」
弼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輔佐。《書經.畢命》:「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師。」
協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致同心。《書經.畢命》:「三后協心,同底于道。」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詩:「協心輔齊聖,致理同毛輶。」
餘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留的風教。《書經.畢命》:「商俗靡靡,利口惟賢,餘風未殄,公其念哉!」《文選.王儉.褚淵碑文》:「隨武既沒,趙文懷其餘風。」
一視之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萬物平等看待的仁心。見「一視同仁」條。01.《宋史.卷二六五.李昉列傳》:「儻推一視之仁,澤及衰微之祚,則已往之冤獲伸於下,而繼絕之恩永光簡冊矣。」02.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三筆.卷一二.吳中丞奏請弛私渡之禁》:「以故老幼婦女,煢獨無依之人,迫欲就養,竟致鋌而走險,畢命波濤,非所以仰體我皇上如天之覆,一視之仁也。」
頑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服從政府命令的人民。《書經.畢命》:「毖殷頑民,遷于洛邑。」《老殘遊記》第七回:「小盜則隨時隨地無賴之徒及失業的頑民胡亂搶劫。」
旌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識別。《書經.畢命》:「旌別淑慝,表厥宅里。」唐.白居易〈論孟元陽狀〉:「今以無能者一例除改,無所旌別,臣恐今日已後,無以勸人。」
訓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教導的常法。《書經.畢命》:「弗率訓典,殊厥井疆。」《文選.張衡.南都賦》:「縉紳之倫,經綸訓典。」
覆盤難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無處申訴的沉冤。《好逑傳》第五回:「久知覆盤難照,已拚畢命於此,幸遇高賢大俠,倘蒙憐而垂手,則死之日,猶生之年。」也作「覆盆難照」。
席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受寵幸。《書經.畢命》:「茲殷庶士,席寵惟舊,怙侈滅義,服美于人。」唐.陳鴻《東城老父傳》:「夫婦席寵四十年,恩澤不渝,豈不敏於伎、謹於心乎?」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