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彭佳嶼-矽質玄武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彭佳嶼又名大峙山嶼,位於東經122°5',北緯25°38',距基隆港65公里。島之周圍約4300公尺,面積1.14平方公里。島略成甲字形,北邊大致東西向,長2公里,東西最寬2.5公里,南北最長2.3公里,南邊最短僅長 800公尺。 彭佳嶼大致呈方山地形,最高點海拔 165公尺。地勢由東北向西南漸低,除西南岸外,沿岸海崖高聳,高度多在50~100公尺之間。島上燈塔附近可見有兩處保留尚為完整之火山口。覆蓋於彭佳嶼地表之岩石種類以玄武岩之熔岩流為主。島上兩處最高峰,則是以火山灰及火山渣所堆積成的錐形小丘。本嶼的岩石單位可分為最底部的凝灰岩與凝灰質集塊岩之火山碎屑岩層、上覆之兩層熔岩流,以及最頂部之火...
|
片水矽鈣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為白鈣沸石,片水矽鈣石的英文名稱Gyrolite,源自希臘語,為「圓」的意思,乃是它的結晶形狀似球狀結合體而得名。常見於玄武岩質的孔洞或裂隙中,是一種由矽酸鈣蝕變而成的次生礦物。在自然界片水矽鈣石,為一穩定礦物,常以無色到白色的輻射層狀或球狀結核出現,透明到半透明,並具有玻璃光澤。一般的晶體不大,但在印度已有發現5公分的球粒結晶和30公分大的叢狀聚集。
|
矽灰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矽灰石是L'eman在1818年為紀念英國礦物學家William Hyde Wollaston所命名的。在自然界同屬CaSiO3成分者,有三種同質異形體,即矽灰石(Wollastonite-1A,為低溫變體),副矽灰石(Parawollastonite,又記為Wollastonite-2M,屬單斜晶系)和假矽灰石(Pseudowollastonite,又記為Wollastonite-3A、4A、5A、7A,為高溫變體,屬於環狀結構矽酸鹽,三斜晶系),其中矽灰石在1126℃時可轉變為假矽灰石。 矽灰石以白色居多,少數具灰色或淺綠色,晶體呈玻璃光澤,解理面則呈珍珠光澤,摩氏硬度為4.5~5。產在美...
|
矽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矽含量高於百分之零點四的合金鋼,具有優良的電磁性能,是工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磁性材料。
|
矽鈉鈦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矽鈉鈦礦的英文學名Lorenzenite,是Flink為紀念丹麥礦物學家Johannes Theodor Lorenzen而命名的。晶體多呈柱狀或扁平狀,集合體型態則常出現針狀、放射狀和纖維狀。摩氏硬度為6,比重達3.45,通常顏色富於變化,從白色、淺藍色、綠色、粉紅色、淺紫色、黃褐色到深褐色,而條痕以白色為主,一些深褐色者則呈淺褐色條痕。矽鈉鈦礦產在鹼性正長岩(alkalic syenites)和偉晶岩中,經常與霞石(Nepheline)、霓石(Aegirine)、微斜長石(Microcline)、纖矽鋯鈉石(Elpidite)、鈉鐵閃石(Arfvedsonite)等礦物一起伴生。
|
矽肺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人體吸入過多的二氧化矽塵,使肺內的巨噬細胞不能吞噬矽粒;死亡的巨噬細胞堆積形成病變,造成肺容量減少、氣體交換不足,引起氣促、咳嗽的一種呼吸道疾病。也稱為「硅肺」。
|
矽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要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矽,用於生產玻璃、陶瓷器以及研磨砂所預備的白色粉狀物。
|
矽-藍寶石製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應用於高頻互補金氧半導體製成的技術。
|
非晶矽氫太陽電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非晶體材料做的太陽電池。可用任意基板、必須低溫成長、不怕雜質、晶片厚度僅一微米,這些正是傳統太陽電池所無的優點。
|
肺塵矽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肺部因吸入塵埃而發生的慢性纖維性反應,多因吸入含有二氧化矽的沙粒或打火石粉等引起。此病常伴有纖維性硬變,以及色素沉著。為一種典型的職業病。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