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31 ms
共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成竹在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豈獨竹乎! 〔注解〕
(1) 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畫竹子時,先將竹節一節節畫好,再逐一添加竹葉上去。為,音ㄨㄟˊ,作。累,音ㄌㄟˇ,增加。
(2) 熟視:細看。
(3) 遂:進。
(4) 兔起鶻落:兔子剛躍起,鶻鳥就猛衝下來。此比喻書畫時筆勢的健疾。鶻,音ㄏㄨˊ,鷹一類的鳥,亦稱隼。見「兔起鶻落」。〔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宋.晁補之〈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據《雞肋集.卷八》引)
|
斜風細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密的小雨隨風斜落。形容春天煙雨迷濛的情景。唐.張志和〈漁父歌〉:「青篛笠,綠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元.范康《竹葉舟》第三折:「江上撐開一葉舟,竿頭收起釣魚鉤。箬笠簑衣隨意有,斜風細雨不須憂。」
|
磨穿鐵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用功讀書,持久不懈。參見「鐵硯磨穿」條。元.范康《竹葉舟》第一折:「坐破寒氈,磨穿鐵硯。」
|
端午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原一聽到了這個消息十分難過,便抱著石頭跳入汨羅江自殺了,當地的百姓被屈原的愛國情操所感動,於是就用竹葉包著糯米的飯糰投進江中給魚吃,希望魚不要吃屈原的屍體,後來世人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也就是屈原自殺的這一天,有了包粽子的習俗,也將這天稱為端午節,因為屈原是一個愛國詩人,所以這一天也叫做詩人節,相傳當時有人想要找尋屈原的屍體,所以就划著船在汨羅江上找,就演變成划龍船的習俗了。另外一種說法則是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這是源於北方中原地區把五月五日稱為惡月、惡日,所以會在這天進行驅邪避惡,才會有掛昌蒲、艾草、灑雄黃酒的習俗。因...
|
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民間端午節應節的食品。以竹葉或蘆葉包裹糯米而成。有各式口味,如肉粽、鹼粽、豆沙粽等。
|
斗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遮陽擋雨的笠子。多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等編成。唐.呂巖〈絕句〉三首之二:「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遊。」元.朱凱《黃鶴樓》第三折:「我這蓑衣、斗笠,放在這裡。」
|
貓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食肉目熊科大貓熊屬。一種哺乳動物,身長約一點五公尺,體肥胖,外形像熊,尾粗短,頭、胸、腹、背、臀白色,四肢、耳朵、眼圈黑褐色,毛粗而厚,性耐寒,以竹葉、竹筍為食。分布於大陸四川和鄰近的西藏部分地區。也稱為「大貓熊」、「大熊貓」、「熊貓」。
|
嫩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新或淺淡的綠色。唐.白居易〈日高臥〉詩:「小青衣動桃根起,嫩綠醅浮竹葉新。」宋.王禹偁〈秋居幽興〉詩:「掃苔留嫩綠,寫葉惜殘紅。」
|
鴨跖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鴨跖草科鴨跖草屬,一年生草本。莖高尺餘,質柔,常傾臥地面,葉互生,與竹葉相似,聚繖花序苞片近心形,基部離生,折疊,萼片三枚,花瓣三枚,碧藍色。可作染料或繪畫顏料,幼莖亦可食用,略帶苦味。也稱為「碧竹子」、「藍姑草」、「露草」。
|
箬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斗笠又稱笠帽、竹笠、箬笠、篛笠,是一種以竹子編成的寬大帽子,呈圓錐形,是將成熟竹子劈成竹篾用以作為胎骨,再附上一層層的竹葉或竹篾,並使用絲線固定,是東亞及東南亞農夫及漁民的傳統日常服飾,輕便好用,可遮陽擋雨。臺灣早期有大量出產,俗稱「葵笠仔」,但現在市面上以大陸貨為主。可用來遮陽避雨。
斗笠常見於中國文學之中,如:《紅樓夢》、《漁歌子》等。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