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0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樂禍幸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聽歌觀舞、尋歡作樂,便對虢叔說:「我聽說表達哀樂不看時機,必會遭致災禍,子頹在國家動亂時還那樣日夜笙歌,簡直是『樂禍』。連刑官在執行死刑時,君王都不應設宴享樂,更何況是他們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王位之時。眼前大禍臨頭還不知憂慮,這種人能接受他嗎?」於是決定轉而支持周惠王。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幸災樂禍」,用來指對於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為樂。
僝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憂愁、煩惱。元.范康《竹葉舟》第二折:「唱道幾處笙歌,幾家僝僽。」《西遊記》第五七回:「我今尋他去,你千萬莫僝僽,好生供養師父。」
4.紓解、排遣。宋.辛棄疾〈蝶戀花.點檢笙歌多釀酒〉詞:「可惜春殘風雨又,收拾情懷,長把詩僝僽。」
入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悅耳、中聽。如:「不堪入耳」。《文明小史》第四○回:「那河裡更是畫舫笙歌,悠揚入耳。」
渲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浴室。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二折:「你不向野塘內三眠,偏來渲房裡宿。」元.湯式〈哨遍.聖遍飛龍當日套〉:「這壁廂酒肆裡笙歌聒耳來,那壁廂渲房中麝蘭撲鼻吹。」也稱為「香水行」。
衣冠濟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飾美好。《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二出》:「自來不識恁底,平日我衣冠濟濟。」《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一折》:「有笙歌聒耳,都道是迎進士上瀛洲,端的一個個氣宇昂昂,衣冠濟濟。」
玉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樂器,為玉製的簫。《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河裡燈火闌珊,笙歌漸歇,耳邊忽聽得玉簫一聲。」
燕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色顏料。亦泛指紅色。可做為化妝品或國畫顏料。唐.白居易〈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詩:「燕支掌中顆,甘露舌頭漿。」唐.殷堯藩〈吹笙歌〉:「伶兒竹聲愁繞空,秦女淚溼燕支紅。」也作「燕脂」。
宮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宮女。唐.顧況〈宮詞〉詩:「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郭汜領兵入宮,盡搶擄宮嬪采女入營。」
間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與眾不同。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你道是報一聲著官人遠接,這船兒上有五十座笙歌間別。」
憑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靠。《初刻拍案驚奇》卷七:「笙歌進酒,憑倚白玉欄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