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03.51 ms
共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披肝掛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
瀝肝呈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
赤伏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讖文。漢時劉秀曾得赤伏符,占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以為得天命,於是藉此起事,推翻新莽,恢復漢朝。見《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後泛稱帝王取得天下的符命。元.郭鈺〈早春試筆〉詩:「喜聞諸將黃金印,共捧中朝赤伏符。」
|
瀝膽隳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
瀝血披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
圖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讖符命一類的書籍。參見「圖讖」條。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商周以前,圖籙頻見,春秋之末,群經方備。」
|
符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符命及讖緯。三國魏.曹丕〈冊孫權太子登為東中郎封侯文〉:「蓋河洛寫天意,符讖述聖心,昭晰著明,與天談也。」
|
序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依次選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故知前世符命,歷代寶傳,仲尼所撰,序錄而已。」
|
天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的符命。指天降的祥瑞。《呂氏春秋.審分覽.知度》:「唯彼天符,不周而周。」《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光耀顯章,天符仍臻,元氣大同。」
|
班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列行次。《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班行符命。」唐.元稹〈寄隱客〉詩:「班行次第立,朱紫相參差。」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