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陣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俗節慶時,參加表演的業餘樂團或遊藝團體。如臺灣地區廟會時迎神行列中的南管、北管、宋江陣、車鼓弄等。
捻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是「一股一夥」,捻軍起源於「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帶有遊民捏紙,將油脂點燃,燒油捻紙用來作法,於節慶時聚眾表演,為人驅除疾病、災難以牟利。早期捻子是向鄉民募捐香油錢,購買油捻紙。後來,也有恐嚇取財、勒索而實與盜賊無異的現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數越多。除了綁架、勒索、搶劫之外,這些人和鹽的走私有密切關係。 爆發十九世紀上半葉,淮北不斷受到洪水侵襲。一八五三年,黃河潰堤,離開了過去五百多年來一直占有的水道向北移。這次黃河改道帶來的水患,位淮北帶來致命的一擊,捻亂也在這一年發生。這些捻軍的領袖很多以前是鹽梟,而有私鹽販子...
冬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統節慶之一。因為古人以正月初一到除夕為一年,冬至到下次冬至的前一日為一歲。在冬至這天,中國北方的應節食物為餛飩,南方為湯圓;所以有吃過冬至湯圓便長一歲的說法。民間並有祭祀祖先、神明的風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冬至》:「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酒,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皮影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成「文戲」、「武戲」兩種,文戲重音樂與唱腔的表現,武戲則強調武打動作與聲光效果,演出則大多配合宗教節慶、酬神、婚喪喜慶等場合。 發展現況目前臺灣的皮影戲團都在高雄市大社、彌陀一帶,有東華皮影戲團、復興閣皮影戲團、永興樂皮影團、合興皮影戲團、福德皮影戲團等。最著名的師匠張德成(1920~1995)繼承父業,並致力於改良皮影戲,更曾赴日本、美國表演。(同註1) 參考書目註1. 施翠峰、施慧美,《臺灣民間藝術》,(臺北市:五南,2012二版),頁218~222。註2. 席德進,《台灣民間藝術》,(臺北市:雄獅,1996十版)...
白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文化研究中心。秋養生 二十四節氣養生經。大都會文化P.13註2:魏吉助。俗俚俗氣 台灣-節氣諺語 節慶民俗。自編出版P.5
多元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式或規模呈現多種的樣式。如:「近年來節慶的慶祝方式愈來愈多元化。」
夏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文化研究中心。秋養生 二十四節氣養生經。大都會文化P.13註2:魏吉助。俗俚俗氣 台灣-節氣諺語 節慶民俗。自編出版P.5
舞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體育運動。相傳原為驅邪逐鬼而設。由二人分執獅頭獅尾,配合鑼鼓節奏翻躍舞動,一人飾大頭和尚於其前引逗耍弄,三人合作演出各種動作。常在歲時節慶演出,增添年節氣氛。[例]每逢年節,都可觀賞國軍健兒舞龍舞獅的英姿。 ◎
趕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時趕到集市上買賣貨物。[例]五月節是苗族人的重大節慶,許多苗族姑娘當天都會盛裝去趕集。
穀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文化研究中心。秋養生 二十四節氣養生經。大都會文化P.13註2:魏吉助。俗俚俗氣 台灣-節氣諺語 節慶民俗。自編出版P.5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