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8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鹿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鹿、豕皆是鄙野的動物。比喻粗野愚蠢的人。《孔叢子.儒服》:「人生則有四方之志,豈鹿豕也哉!」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九.如是我聞三》:「惜此女蠢若鹿豕,惟知飽食酣眠。」
老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野鄙賤,沒有教養的人。南北朝時,南人用此譏罵北人。《南史.卷一六.列傳.王玄謨》:「柳元景、垣護之雖並北人,而玄謨獨受老傖之目。」《資治通鑑.卷一二九.宋紀一一.世祖孝武皇帝大明七年》:「上好狎侮群臣,自太宰義恭以下,不免穢辱。常呼金紫光祿大夫王玄謨為老傖。」
荒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野卑賤的人。《南齊書.卷四七.王融傳》:「近塞外微塵,苦求將領,遂招納不逞,扇誘荒傖。」
耳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中或繪畫上,形容粗野的人,在耳際所加飾的豎起的毛,稱為「耳毫」。
揎拳擄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出拳頭,捲起衣袖。形容粗野、準備動武打架的樣子。《紅樓夢》第六三回:「湘雲笑著揎拳擄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來。」也作「揎拳攞袖」。
放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動粗野潑悍,不通情理。元.王曄《桃花女》第二折:「知他是您行兇也那我放潑。」《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這廝恁般放潑!總使你的理直。」
群居穴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古的人群居於山洞之中。後比喻人見聞不廣,粗野無知。《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王之將吏,群居穴處之徒,人人抵掌,欲為不善之計。」
村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氓、粗野的人。《西遊記》第七○回:「這野怪怎麼叫聲『接喏』?是那裡來的這般村潑?」
撒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野難聽的話。《西遊記》第三九回:「莫要撒村,先行了君臣禮,然後再講。」也作「撒村搗怪」。
粗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野卑賤。如:「粗賤之物,不足掛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