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章炳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8~1936)又名絳,字枚叔,號太炎,浙江餘杭人。精研國學,尤長於文字、音韻、訓詁之學。清末因提倡種族思想入獄三年,後渡日,主編民報,為排滿革命之理論指導者。民國成立後,因參加討袁運動,被袁世凱拘囚,袁死方釋放出獄。著作甚多,包括《新方言》、《文始》、《小學答問》、《國故論衡》等;上探語源,下明流變,頗多創見。匯輯為《章氏叢書》、《章氏叢書續編》、《章氏叢書》三編等。
百結懸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子夏:卜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精研《詩》教。孔子歿後,子夏講學於西河,魏文侯師事之。 (2) 縣鶉:懸掛著的鶉鳥。鶉尾短禿,形似敝衣,因以形容衣服破爛。縣,音ㄒㄩㄢˊ,繫、掛。同「懸」。鶉,音ㄔㄨㄣˊ,鵪鶉,形似雛雞,頭小尾短而圓胖,羽毛以赤褐色為主,善走而不善飛,以種子、穀類、昆蟲等為食。。 2、「百結」:晉.王隱《晉書》(據《藝文類聚.卷六七.衣冠部.衣裳》引)董威輦1>每得殘碎繒2>,輒結以為衣,號曰百結。 〔注解〕 (1) 董威輦:董京,字威輦,西晉人,生卒年不詳。太始初至洛陽,行乞於街,著作郎孫楚與之語,奇而載...
崔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40~1816)字武承,號東壁,清河北大名人。官福建羅源縣知縣,有廉聲,後乞歸,精研史學,於古史尤多創見。講說義理亦多順應人情,不為矯揉苛刻之論。著《考信錄》等三十四種,合稱為「崔東壁遺書」。
圓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代高僧的法號。(西元613~696)本新羅人。十五歲遊學長安,從法常、僧辯學習經論。玄奘回國後,前往就學,精研唯識。他對唯識的見解常將真諦和玄奘之說並列,不加可否。所以被視為玄奘門下的異端。著有《解深密經疏》四十卷、《仁王經疏》六卷等多種。尤其解《深密經疏》於九世紀初由法成譯成藏文,對西藏佛教有重大的影響。弟子有道證、太賢等。
國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國或一朝代的歷史。[例]王先生精研國史,嫻熟歷代掌故。
華蘅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33~1902)字若汀,江蘇金匱(今江蘇無錫)人,清末數學家。官直隸州知府,精研算理。深通格致之學,蘅芳不僅曾籌劃機器製造局,且翻譯算學、地質諸書共十二種,一百六十餘卷。後講學二十年,成就甚眾。其著譯範圍甚廣,包括《代數》、《三角數理》、《微積溯源》、《地學淺識》、《行素軒算稿》、《行素軒文存》等。
歐陽竟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1~1944)江西宜黃人。名漸,以字行。從楊文會學佛,精研唯識,在南京創立支那內學院講授唯識。致力復興玄奘系的唯識學,對中國近代研究唯識的風氣有很大的影響。弟子有王恩洋、呂澂等。有竟無內外學二十六種行世。
吳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3~1939)字瞿安,號霜厓,江蘇吳縣人。精研詞曲,稱大家。曾任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教授。著有《霜厓四劇》、《顧曲麈談》、《詞學通論》等。
地論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北魏到唐初許多精研及弘傳十地經論的法師之稱呼。但由於傳承的不同,見解互異,所以分成南北兩道,南道系宗勒那摩提,北道宗傳自菩提流支。代表人物有慧光、法上、道憑、道寵等。
孔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與釋迦。如:「孔佛學說影響東方社會很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