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09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第三國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一九年成立於莫斯科,用來指揮世界共黨活動的國際組織,創立人有列寧及第二國際內其他左派分子。一九四三年,史達林為獲得美國支持,對抗納粹,遂取消這組織。也稱為「共產國際」、「赤色國際」。
戰犯法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為審判戰犯所設立的國際法庭。國際戰犯法庭有權指控某些組織、團體或個人的罪行,並加以審判,而被告也有事先獲得起訴書副本及聘請辯護律師等權利。歷史上最著名的戰犯法庭成立於西元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紐倫堡大審(Nuremberg trials),主要的審判對象為德國納粹分子,可惜因缺乏先例及審判過程的公平性受到質疑,故此一案例並未得到一致認同。
紐倫堡大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法、美、俄四國於西元一九四五年十一月開始,在德國紐倫堡,對納粹首要戰犯與組織進行審判與執行工作。相關工作歷時近一年,二十四名被告中,有十二人被判處死刑。
黑衫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西斯政權所成立的政黨武裝部隊。主要目的在於打擊反對黨勢力。因其隊員均著黑色制服,故稱為「黑衫隊」。最著名的黑衫隊,為西元一九一九年墨索里尼義大利法西斯黨所成立的戰鬥隊,及一九二五年希特勒德國納粹黨的黨衛軍。
流亡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名。德國雷馬克作。描述兩位德國青年,一同逃出納粹集中營的逃亡故事。
集體恐怖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十世紀中期,某些國家統治者為了政治或經濟理由所設置的奴役工場。凡不滿分子、受種族歧視者均被逮捕而放逐至此,並強迫其服勞役。若無法工作,就予以處決或任其餓死。如納粹德國和前蘇聯共黨均有此設置。
美國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四二年起美國設立於國外的廣播電臺。起初用來對抗納粹及日本軍閥的國際宣傳,目前是美國對國外的國際宣傳。英文縮寫為VOA。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