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歌遏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薛譚:秦國善歌者。 (2) 謳:音ㄡ,歌唱。 (3) 秦青:秦國善歌者。 (4) 盡:全學得了。 (5) 餞:設酒食送行。 (6) 郊衢:郊外的大道。衢,音ㄑㄩˊ。 (7) 撫節:按著節拍。 (8) 遏:止住。 (9) 行雲:行動中的雲朵。 (10) 謝:謝罪,道歉。 (11) 反:通「返」。指重回師門。
村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村、村落的居民。[例]村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前來參加一年一度的迎神廟會。
夢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斯干》:「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夢見虺,古代認為是生女的預兆。《幼學瓊林.卷二.老幼壽誕類》:「夢虺夢蛇,女子之祥。」
誅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戮。《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為逆滅息。」《三國演義》第九回:「但係董卓親屬,不分老幼,悉皆誅戮。」
目不識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不識丁」之典源,提供參考。 #《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弘靖之入幽州也,薊人無老幼男女,皆夾道而觀焉。河朔軍帥冒寒暑,多與士卒同,無張蓋安輿之別。弘靖久富貴,又不知風土,入燕之時,肩輿於三軍之中,薊人頗駭之。弘靖以祿山、思明之亂,始自幽州,欲於事初盡革其俗,乃發祿山墓,毀其棺柩,人尤失望。從事1>有韋雍2>、張宗厚3>數輩,復輕肆嗜酒,常夜飲醉歸,燭火滿街,前後呵叱4>,薊5>人所不習之事。又雍等詬責吏卒,多以反虜名之,謂軍士曰:「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6>力弓,不如識一丁字。」軍中以意氣自負,深恨之。 〔注解〕 (1) 從事︰職官名。漢刺史佐吏,通稱為州從事,歷代因其...
設帨佳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祝賀生女的題辭。《幼學瓊林.卷二.老幼壽誕類》:「生女日曰設帨佳辰。」
鼠竄狼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像老鼠野狼般奔逃。《水滸傳》第六九回:「果然百姓扶老𢴲幼,鼠竄狼奔,都逩東平府來。」也作「鼠攛狼奔」。
遏斷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薛譚:秦國善歌者。 (2) 謳:音ㄡ,歌唱。 (3) 秦青:秦國善歌者。 (4) 盡:全學得了。 (5) 餞:設酒食送行。 (6) 郊衢:郊外的大道。衢,音ㄑㄩˊ。 (7) 撫節:按著節拍。 (8) 遏:止住。 (9) 行雲:行動中的雲朵。 (10) 謝:謝罪,道歉。 (11) 反:通「返」。指重回師門。
不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保留、不剩餘。《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餘妙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假食6>,既去而餘音繞梁欐7>,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韓娥:指戰國時韓國善於歌唱的女子。 (2) 之:前往。 (3) 齊:指戰國齊國。地約當今山東省一帶。 (4) 匱:音ㄎㄨㄟˋ,缺乏、竭盡。 (5) 雍門:齊國的城門,地約當今山東省臨淄縣。 (6) 鬻歌假食:賣唱以賺取食糧。鬻,音ㄩˋ,賣。 (7) 梁欐:屋梁。即架在柱上,用來支撐屋頂的橫木。欐,音ㄌ|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