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4.76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疊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電影表現方法。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畫面的影像膠片,疊合印在一條膠片,使銀幕上同時呈現重疊影像。藉此構成的並列形像,勾劃出劇中人物的回憶、幻想或表示各種紛繁現象,和時間的流逝等等,促成觀眾產生聯想,了解其意。
聲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錄有聲跡的膠片或磁帶。有光學聲帶及磁性聲帶。[例]這卷帶子放太久了,聲帶因磁性消失而失去功效。
鹵化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鹵族元素氟、氯、溴、碘等離子與銀離子的化合物,如溴化銀、氯化銀、碘化銀等。可作為塗抹在電影膠片上的主要感光物質。
濾光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能夠對特定波段的光進行吸收,藉以改變光線性質的光學裝置。通常以鍍膜的玻璃或塑膠鏡片製成。它具有過濾部分光線的作用。
磁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層塗有磁氧化物的軟性圓形塑膠片。經由磁碟機的讀寫頭,可在其上存取資料。
軟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賽璐珞或其他柔軟、透明的物質塗上感光藥膜所製成的攝影底片。也稱為「膠片」。
新藝綜合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電影的製片方法。由英語CinemaScope 翻譯得名。所使用的放映銀幕寬高比為二點五比一。此一方法係利用壓縮鏡頭,將寬幅畫面壓縮到普通的三十五毫米膠片上,然後使用特殊的放映鏡頭又可把影像還原放大。
電子顯微攝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攝影裝置與電子顯微鏡結合,透過電子顯微鏡的高倍放大效果,將觀察到的物像,記錄於感光膠片或數位儲存裝置,從而獲得照片或影片的攝影方法。
瞬得彩色電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美國波拉公司於西元一九七七年所發明的瞬間可得電影,可於拍攝後九十五秒內放映出來。其製作與放映,是先以超八釐米攝影機拍攝,拍完後將相機內的膠片插盒插入背景放映機內,約經九十五秒後,便可自動放映出聲情並茂的彩色電影。
百葉窗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窗簾。用許多橫木板或塑膠片連綴組成,可以調節角度或上下捲放,以利通風、遮蔽陽光。簡稱為「百葉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